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5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力油水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力油水分离是分离水中油的一种物理方法,同其他分离技术相比,重力分离过程具有不需外加动力、装置制造成本和运行费用低、维护简便、大规模推广容易、回收的油可再利用等优点.作者重点介绍了重力油水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阐述了重力油水分离技术装备研究的进展状况,并讨论了重力油水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高、中、低芥酸和硫甙含量菜籽为原料,微波和脱皮预处理后分别冷榨制油。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同一品种菜籽的基本品质并无影响,但油中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含量大小依次为低芥酸低硫甙菜籽〉中芥酸中硫甙菜籽〉高芥酸高硫甙菜籽。利用SPS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and Service Solutions)方差分析,探讨4种不同处理方式与3种不同原料对菜籽油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双低菜籽油中α、γ维生素E和△5-燕麦甾醇影响差异显著,对菜籽甾醇、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影响不显著;同一种处理方式下,不同原料对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都存在显著差异。微波处理后油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含量最高,且低芥酸低硫甙菜籽更适宜通过微波处理提高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我国幅员辽阔,油料作物品种繁多,除了一般的大宗油料如大豆、花生、油菜籽外,还有小批量的特种油料如芝麻、向日葵、红花、胡麻、苏子、月见草、微孔草、沙棘等。这些特种油料具有独特的脂肪酸组成和功能成分,开发和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四氯化锡对高酸值油脂酯化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利用高酸值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是现今研究的热点.以高酸值油脂为原料,采用四氯化锡作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通过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加入量、甲醇比例、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高酸值油脂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化锡对高酸值油脂酯化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催化剂可以回收重新使用;通过两步酯化,酯化率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5.
蛋黄卵磷脂制备工艺及超临界CO_2脱蛋黄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制备蛋黄卵磷脂的几种典型工艺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比较。根据选择的工艺,对关键设备萃取器料筒进行了改进,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料筒层数等条件对蛋黄油脱除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菜籽脱皮加工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菜籽种皮的结构、组成以及菜籽脱皮技术,分析菜籽脱皮加工利用的途径,以益于我国菜籽特别是优质菜籽的加工与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
多不饱和脂肪酸萃取中超临界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超临界技术在多不饱和脂肪酸萃取中的应用,对超临界技术的基础研究--相平衡研究以及超临界CO2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在多不饱和脂肪酸提纯中的工艺研究进行了综述,而且针对应用领域中的基础研究薄弱、萃取工艺难以工业化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油为原料,KOH作催化剂,通过大豆油与乙醇的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大豆油脂肪酸乙酯。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模型对影响大豆油脂肪酸乙酯转化率的四个主要因素(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大豆油脂肪酸乙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KOH用量1.3%,醇油比8.3∶1,反应温度74.8℃,反应时间130min。在此条件下,酯转化率达98.93%。  相似文献   
9.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具有降低体重、调节脂代谢、缓解疲劳等功效,其常温下为液态,为方便其在食品领域应用,以乳清蛋白、菊粉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复配壁材比例、壁材添加量、芯壁比、乳化剂添加量、复配乳化剂比例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制备配方,并测定制备的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最佳制备配方为乳清蛋白:菊粉3∶1(w/w)、乳化剂添加量0.4 g/100 mL、芯壁比1∶1(w/w)、复配壁材(乳清蛋白和菊粉)添加量14 g/100 mL、复配乳化剂(单甘酯∶羧甲基纤维素钠)1∶1(w/w),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可达95%,具有良好流动性、分散性及溶解性,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4.43μm。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