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4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索出口速冻小松菜加工贮运中适宜的护绿保鲜措施,以莎莉品种小松菜为试材,研究其速冻前复合液烫漂处理中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浓度、烫漂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小松菜冻藏贮运(-18℃)中色泽的影响;同时对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小松菜速冻加工中适宜的护绿处理条件为:0.10%碳酸氢钠+0.10%氯化钠复合液,在90℃条件下漂烫1.2min,并结合0.20%氯化钙溶液室温浸泡30 min+PE包装+速冻等综合措施,对产品冻藏期色泽护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脂肪氧合酶催化亚油酸氧化对大豆蛋白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脂质含量大豆蛋白、脂肪氧合酶和亚油酸组成的三元体系,模拟大豆蛋白质制备过程,结合TBA值与羰基含量测定.研究反应后大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变化情况.结果证明,反应后大豆蛋白的TBA值和蛋白质氧化值增加,氨基酸组成中天冬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而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酪氨酸和半胱氨酸(胱氨酸)含量减少;进一步分析表明,反应后大豆蛋白的天冬氨酸含量增加,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和半胱氨酸(胱氨酸)含量减少可归属于大豆蛋白氨基酸残基与脂肪氧合酶催化亚油酸氧化产生的氢过氧化物及其降解产物的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应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研究了模拟体系中导致大豆蛋白聚集体形成的自由基由氧化亚油酸到大豆蛋白的迁移.经脂肪氧合酶催化亚油酸的诱导,在大豆蛋白EPR波谱中检测到一个很强的源于肽链骨架α-碳原子或其侧链其它碳原子的自由基信号,其g值范围在2.0041~2.0054之间.此外,在碳自由基中场信号的低场区尚有一个额外的肩峰,它是硫自由基信号,其g值范围在2.019~2.028之间.在大豆蛋白与脂肪氧合酶和亚油酸混合反应前,添加天然抗氧化剂如VC和α-生育酚或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均能抑制自由基信号和荧光的发展,可使中场碳自由基信号降低35%~65%.  相似文献   
4.
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及其对功能性质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改进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人们广泛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经适当改性可产 生我们所期望功能性质,提高其作为功能性成分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本文主要综述近年 来国外有关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方面研究,并着重介绍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对其功 能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豆因其价廉、营养价值高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然而,普通大豆种子含有脂肪氧合酶,该酶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产生氢过氧化物及其降解产物,作为潜在的反应物质它们可引起大豆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的劣变,从而影响豆制品的品质。本文综述了氧化脂质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相互作用,以及脂肪氧合酶诱导脂质氧化与大豆制品品质的关系。简要回顾了通过控制脂肪氧合酶的活性,实现大豆制品品质及风味改善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为原料,通过常温下正己烷浸提去油,得到高脂肪氧合酶活力的豆粕,采用不同干热程度处理得到酶活不同的豆粕,进而以碱溶酸沉法制备分离蛋白。发现不同脂质过氧化程度的豆粕提取出的分离蛋白性质差异比较显著。不同蛋白氯仿-甲醇提取液的荧光测定证实了过氧化脂质的存在。浊度反映了蛋白中不溶性聚集体的含量。凝胶的流变、质构和渗透性测定表明了不同程度蛋白聚集的凝胶性质的变化,而凝胶的扫描电镜图也显示了凝胶微观结构随灭酶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主要探讨了醇洗豆粕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能的影响。与未经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相比,豆粕经乙醇处理后,其乳化能力的改变并不十分明显。但就乳化稳定性而言,醇处理样品的乳化液一经形成,其稳定性是很高的,外界因素对其影响很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生产乳化型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5%(V/V)、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30min,固液比1:4。所得产品的蛋白含量(干基)为95.66%,蛋白质分散指数为93.08%,乳化能力为70.62%,乳化稳定性为70.05%。  相似文献   
8.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加工、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在大豆蛋白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在国内的发展水平还很低.为了促进我国大豆浓缩蛋白的发展,对其加工、性能和应用进行了阐述.逆流浸出法是目前较常见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制备方法.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度较低,但是它有较强的持水性、持油性以及较高的黏度,通过改性可以进一步改善其功能性质.传统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主要应用于肉制品加工,大量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被加工成组织蛋白.经过改性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可以应用于对乳化性及持油性要求较高的高脂肪食品中.  相似文献   
9.
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及其对功能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大豆分离蛋白是大豆蛋白最为精制的形式,作为一种组成成分,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在不同的产品中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为了探讨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豆分离蛋白物理、化学、酶法改性方面的研究,以及这些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同时也提供了大豆分离蛋白基因工程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方式的适当改性可产生合适的功能性质,拓宽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制取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采用稀浓乙醇两次浸出 ,一次脱溶的工艺生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 ;实验研究考察了乙醇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固液比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 ,选择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 75 %、浸出温度 30℃、浸出时间 6 0min、固液比 1∶5。二次浸出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90 %、浸出温度 5 0℃、工作时间 30min、固液比 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