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细纱机牵伸区内纤维的变速点分布,以纺制29.2、22.4、18.2 tex棉纱为例,采用CCZ-X三罗拉双区牵伸细纱机进行纺纱实验,采用等长切断称重法对牵伸区内须条的质量分布进行测试,以其质量变化分布表征变速点分布,得到质量变化折线图,对比分析纤维在牵伸区内变速集中的位置,从而探究牵伸区内纤维变速规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PhahrOmeter织物评价系统在对牛仔面料风格评价上的应用价值,选取了纯棉、棉/竹、棉/天丝、纯天丝、天丝/莫代尔和天丝/亚麻6种混纺牛仔面料试样进行手感风格值测试,并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分析手感因子与织物手感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织物硬挺度是影响织物手感风格表现趋势的主要因素;竹纤维和天丝改善了纯棉牛仔面料的硬挺度和手感值,织物的光滑度主要由面料的平整度决定;牛仔织物的柔软度随着硬挺度的增大而减小,而硬挺度和悬垂性存在线性关系;纯天丝牛仔面料和天丝/莫代尔混纺牛仔面料织物风格最接近。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云纹纱花色效果的形成及寻求其花色效果的可控因素,文章采用长度测量法研究其颜色周期性规律,分为整纱周期和单元周期两部分研究,计算云纹纱各色段覆盖比及周期长度。研究结果表明:云纹纱一个周期内依次呈饰纱纤维从无到有的渐变段L_(G01)、饰纱纤维较多的有色段LY、饰纱纤维从有到无的渐变段L_(G10)、全为基纱纤维的本色段LB,且L_(G10)L_(G01)LYLB;饰纱纤维表面长度呈现从无到有先增大后减小直至消失的规律,基纱纤维则规律相反;对于32S云纹纱,整纱周期长度为73.89 mm;彩色段总体长度远大于本色段长度,之比为9.236。单元周期长度为1.252 mm;单元周期为79.867个/10 cm,与成纱捻度接近。  相似文献   
4.
介绍细纱工序产生短粗节的原因,并探讨其具体解决方案。从纺纱器材、设备、工艺、温湿度等方面介绍了生产中产生短粗节的实例,结合波谱图逐一对各形态的短粗节进行分析,从而使得纱线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认为:根据短粗节形态及波谱图特征,可以快速定位产生短粗节的原因,提高解决短粗节问题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四罗拉网格圈紧密纺纱系统和全聚纺纱系统集聚区气流对须条集聚的影响,文章利用AUTOCAD创建了四罗拉网格圈紧密纺纱系统和全聚纺纱系统的物理模型,利用ANSYS Fluent Release 16. 0计算集聚区流场数值,表征流场分布并对比分析了两者速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静压分布规律相同,气流从集聚区两侧流入内侧;两者集聚区的前区、中区、后区速度分布情况大致相同,而两者对应的三个区域的速度分布规律不同;综合分析两者静压和速度的分布规律及成纱质量分析,全聚纺具有更好的集聚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两种集聚纺装置纺制牦牛绒集聚纱和赛络集聚纱的成纱性能。分别采用网格圈式和空心罗拉式集聚纺装置纺制牦牛绒20.8tex集聚纱和16.7tex赛络集聚纱,并进行了性能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纺制20.8tex牦牛绒集聚纱,两者毛羽水平相当,空心罗拉式集聚纺所纺纱强伸性能显著提高,条干均匀度略好;纺制16.7tex牦牛绒赛络集聚纱,空心罗拉式所纺纱强伸性显著提高,毛羽明显减少,条干均匀度显著改善。认为: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纺纱品种和质量要求,合理选择集聚纺装置和赛络纺工艺,能够纺制出性能较好,质量满足要求的牦牛绒纱。  相似文献   
7.
探讨超大牵伸集聚纺纺莱赛尔纱的工艺配置。通过TH558型超大牵伸细纱机和FA507B型细纱机分别纺制莱赛尔9.8tex和莱赛尔14.8tex集聚纱,并对比了成纱质量;同时纺制了莱赛尔7.4tex纱,对TH558型细纱机牵伸后区有无压力棒情况下的不同中区牵伸倍数做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纺出纱的条干、强力、毛羽数、粗细节等指标较好,但棉结数有所增加;纺制莱赛尔7.4tex集聚纱时,牵伸后区加装压力棒后纺纱质量较好,中区牵伸应控制在1.15倍~1.60倍。认为: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形式对纺制特细号纱有较好的适应性;牵伸后区加装压力棒可以明显改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四罗拉集聚纺纱系统集聚区域负压气流对须条集聚效果的影响,使用ICEM CFD软件创建了四罗拉集聚纺纱系统集聚区域的流体动力学模型,采用ANSYS Fluent Release 16.0软件对集聚区域的流场情况进行数值计算,表征了集聚区域的气流分布情况,给出了速度分布规律的数值表征,最后设置不同压强的集聚区负压来纺制纱线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吸风槽6°的斜度没有对入口处的横向静压产生影响,吸风槽横向的静压成“U”型分布;不同轴向的速度分量对须条的作用效果不同;横向聚集方向气流对须条有加捻的作用;吸风槽负压增大时,纱线的强力增大,断裂伸长降低,毛羽减少,条干不匀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综合反映加捻作用对股线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捻系数为320、340、360的纯棉粗纱进行单纱纺制。采用两根或三根相同的单纱进行反向加捻成双股线或三股线,探究单纱捻系数与合股时捻系数比对相应股线强伸性、条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纱捻系数为360、捻系数比为1.4时,两股线各项性能最好,与捻系数比为0.6的两股线相比,强力提高56.8%,条干均匀度提高18.6%,毛羽H值降低34.1%;单纱捻系数为360、捻系数比为1.7时,三股线各项性能最好,与捻系数比为0.5的三股线相比,强力提高36.4%,条干均匀度提高62.5%,毛羽H值降低28.3%。  相似文献   
10.
探讨空心罗拉式集聚纺纱线及其机织物的性能。测试了空心罗拉式集聚纺纱线的强伸性、毛羽、条干以及机织物的断裂强力、耐磨性、透气性、折皱回复性、芯吸性、抗起毛起球性等基本性能,采用Phabrometer评价系统测试了织物的手感,如硬挺度、柔软度、光滑度、悬垂性,并与传统环锭纺纱线及其机织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空心罗拉式集聚纺纱线强力高、条干好、毛羽少,其机织物断裂强力高,耐磨性、抗起毛起球性、耐折皱性以及透气性能均优于传统环锭纺机织物,吸湿性能略差;空心罗拉式集聚纺机织物挺括性好、表面光滑,悬垂性和柔软度略差。认为:空心罗拉式集聚纺纱线及其机织物的综合性能好于传统环锭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