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9篇
轻工业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甲基异噻唑啉酮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妆品防腐剂。近年来,甲基异噻唑啉酮导致皮肤接触性过敏的案例多有报道,引起社会关注。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多次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欧盟委员会两次发布化妆品相关法规修订案,对甲基异噻唑啉酮允许使用的浓度和范围进行了调整。本文对欧盟相关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分析,并对欧盟法规修订过程及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法规要求进行解读,为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法规的修订和行业技术要求的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危害识别、剂量反应关系评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的风险评估程序,对化妆品中本维莫德进行风险评估。动物试验和临床不良反应数据显示本维莫德可引起皮肤刺激反应,具有生殖发育毒性,对新西兰白兔胚胎-胎儿发育影响的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为1 mg/(kg·d),计算得出全身暴露量为0.99 mg/(kg·d),安全边际值(MoS)为1。结果表明化妆品中本维莫德对人体具有潜在安全风险,应尽快制定化妆品中本维莫德的管理规定,将其纳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8年我国蔬菜的食品安全形势。方法 汇总2018年蔬菜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 对不合格项目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共抽检蔬菜2077批次, 检出不合格样品68批次, 总体合格率为96.7%。抽检的16种蔬菜中, 菠菜的合格率仅为85.2%, 芹菜、韭菜、普通白菜、豇豆的合格率分别为87.3%、89.8%、90.8%和94.4%, 姜和黄瓜的合格率分别为98.8%和99.4%, 其余9种蔬菜未检出不合格。菠菜、芹菜、普通白菜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毒死蜱超标, 韭菜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腐霉利超标。结论 菠菜、芹菜、韭菜、普通白菜的合格率偏低, 毒死蜱、腐霉利等农药超标是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鼠经皮电阻试验在化妆品皮肤腐蚀性/刺激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依照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体外皮肤腐蚀性大鼠经皮电阻试验方法, 分别以Wistar大鼠和SD大鼠对7种化学品和5种化妆品进行皮肤腐蚀性检测, 考察该方法在化妆品成品检验中的可行性。结果 两品系大鼠经皮电阻试验判定7种化学品和5种化妆品结论一致, 方法灵敏性100%, 特异性75%, 两品系大鼠判定结果均将异丙醇和十二烷基磺酸钠(20%)判定为假阳性。结论 大鼠经皮电阻试验方法可用于化妆品及其原料皮肤腐蚀性的初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6~2018年我国坚果炒货食品的安全形势。方法 汇总2016~2018年坚果炒货食品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 对其不合格项目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共抽检坚果炒货食品2554批次, 检出不合格样品50批次, 总体不合格率为1.96%, 且3年来不合格率逐年上升。网购产品的不合格率显著高于非网购产品。开心果类、松仁类、核桃类坚果炒货食品的不合格率分别为7.64%, 7.41%和7.27%, 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霉菌、二氧化硫残留量、过氧化值、酸价和大肠菌群等。此外, 花生类坚果炒货食品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超标产品3批次。结论 开心果类、松仁类、核桃类坚果炒货食品的不合格率偏高, 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霉菌、大肠菌群污染和过氧化值超标, 花生类的黄曲霉毒素B1污染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维生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其正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均可导致机体功能障碍,分析和评价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将对指导人群科学摄取维生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食品中维生素的前处理技术和常用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法、光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电化学方法等,介绍了各种检测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着重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维生素测定中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测定维生素的方法,应用范围很广,灵敏度也高,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样品用量少,分离速度快,可一次性分析多种维生素等优点。本文对目前食品中维生素检测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为今后维生素的高通量快速分析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6~2018年我国食品安全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风险。方法 对2016~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进行收集汇总, 分析监督抽检完成情况及发现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结果 2016~2018年全国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7219865批次, 总体合格率为97.6%。抽检样品共覆盖34个食品类别, 其中食用农产品的合格率为98.6%, 粮、油、肉、蛋、乳等日常消费量较大的食品合格率普遍较高, 但蔬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和餐饮食品的合格率偏低。结论 2016~2018年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食品添加剂滥用、微生物污染和农兽药残留超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盐酸二氧丙嗪的筛查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进行快速筛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盐酸二氧丙嗪进行定性分析以及定量测定,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UPLC-MS)进行确证。结果薄层色谱法盐酸二氧丙嗪斑点显色明显;高效液相色谱法在11.149~222.977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质谱图中盐酸二氧丙嗪分子离子峰及二级碎片离子明显。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清咽类保健食品是否添加盐酸二氧丙嗪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2015年水产品中二氧化硫残留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我国居民水产品膳食中二氧化硫暴露水平及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潜在风险。方法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允许使用二氧化硫的最大使用量和现有我国居民水产品实际的消费量数据,采用点评估方法,对我国居民全人群及各组人群通过水产品摄入二氧化硫的水平进行估计,并与国际组织制定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进行比较。结果 水产品二氧化硫残留值高于CAC规定的二氧化硫最大使用限量(30 mg/kg)的占总样品量的12.70%(79/622);其中海米类二氧化硫残留情况最严重,残留量P95值为413.25 mg/kg,占CAC限量的1 377.50%。城市和一类农村人群,以及男女各年龄组人群以二氧化硫含量最大值得出摄入量不同程度超过ADI,提示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其中海米类的贡献率最高。结论 我国居民全人群通过水产品摄入二氧化硫的水平基本处于安全水平。但是,目前我国水产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情况较为普遍,部分产品残留水平较高的现象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18年水产品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18年我国水产品的食品安全形势。方法 汇总2018年水产品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 对其不合格项目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共抽检水产品1248批次, 检出不合格样品58批次, 总体合格率为95.4%, 其中鱼类的合格率为96.8%, 虾类和贝类的合格率分别为93.8%和91.1%, 蟹类的合格率仅为81.3%。淡水鱼和海水鱼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恩诺沙星残留超标, 贝类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检出禁用兽药氯霉素, 海水虾和海水蟹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镉超标。结论 蟹类、贝类、虾类等水产品的合格率偏低, 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违规使用兽药和镉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