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9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江上游河流开发受威胁鱼类优先保护等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薇  杨志  乔晔 《人民长江》2013,44(10):109-112
为了在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资源开发中保护该地区特有鱼类,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对特有鱼类的珍稀、濒危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鱼类的优先保护次序。采用模糊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物种珍稀性、物种价值和人为干扰程度3个子系统组成的鱼类优先保护等级评估体系。以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专家咨询、模糊评价等方法,辨识出长江上游干支流受威胁的特有鱼类,并利用所建立的评估体系评判了各鱼类的优先保护等级。该评价体系评价内容较全面,基本能反映实际情况,评价结果为长江上游干支流开发中制订特有鱼类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长江中的特有鱼类,随着长江的演变而不断演化。她们的形态、生活、繁衍等特征习性深深地打上了长江天然的烙印。她们的特有性,构成长江水系的生物多样性。也正因为她们为长江所特有,才丰富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当特别重视保护这些特有物种。  相似文献   
3.
乔晔  郭玉 《水利水电快报》2012,33(1):48-52,56
鱼类人工繁殖放流是目前长江流域应用最广泛的增殖鱼类资源、保护濒危与特有物种的重要措施。长江流域鱼类人工繁殖放流工作开展以来,放流物种不断增多,放流规模不断扩大,对长江渔业资源增殖和物种保护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此过程中,仍存在监管程序不完善、缺乏有效评估手段、鱼类资源数量提升不明显的问题。因此,在采取将鱼类人工繁殖放流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措施的同时,必须完善管理办法,加强对放流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并将鱼类人工繁殖放流及生境恢复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鱼类人工繁殖放流的生态修复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保护洄游性鱼类,各国在修建大坝和堤堰的同时,根据工程的特点及鱼类保护的需求修建了各种类型的过鱼设施。首先简要介绍了鱼类下行过坝的一些途径,如:溢洪道、水轮机、鱼道、集运鱼系统、船闸等。其次,详细介绍了国外目前关于鱼类下行研究的一些新技术,如:水表面集鱼技术、全水深集鱼技术、下行旁路、集运鱼系统、鱼类友好型水轮机以及相关辅助技术等。最后针对我国的下行过鱼工程需求,指出应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特别关注国外集鱼导鱼技术,加强我国鱼类下行过程的基础研究,以期实现我国鱼类下行过坝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水库生态调度是指通过改进水库调度方式来修复河流的生态功能,相关理论和技术在近几十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利用水库生态调度方式减缓工程不利影响的实例与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实践及存在的不足。分析指出,应从水库下游生态保护目标的修复角度出发,针对河流生态系统的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人类对生态系统认知的局限性以及人类开发活动影响的难以预知性等,开展适宜于我国水利工程的生态适应性管理研究。指出了今后应加强生态需水量研究和生态适应性管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视频监测装置记录了枕头坝一级水电站鱼道2017年4月~7月鱼道内的鱼类种类、数量及体长,并分析了其时间节律以及鱼道出口水位对过鱼效果的影响;还在2017年8月采用PIT标记跟踪的方式对鱼道的通过性进行了评估。鱼道视频监测共观察到鱼类407尾,共计20种。鱼道内鱼类上溯呈现明显的时间节律。鱼道的过鱼数量与鱼道内水位密切相关,出口水深为1.5~2.0 m时,过鱼效果最佳。PIT标记试验结果显示,标记鱼类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等可顺利通过鱼道。该鱼道可为多种鱼类提供上溯通道,具备一定的过鱼功能。  相似文献   
7.
徐薇  乔晔  龚昱田 《人民长江》2012,43(1):67-71
长江上游地区既是众多珍稀、特有鱼类的主要分布区,又是我国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因此,开展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特点、现状及其保护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随着水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长江上游出现鱼类生物多样性下降、渔业资源衰退、物种加速濒危等问题;虽然采取了包括自然保护区和人工繁殖放流站建设在内的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长江上游鱼类仍面临巨大的生存威胁。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渔猎技术的改进,也有水电工程建设。在分析长江上游鱼类资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结合历史资料以及现状调查资料,分析了三峡库区形成后,库区江段鱼类资源变化的特征,以及造成库区鱼类资源变动的主要因素,并对库区鱼类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辨识。针对水利工程开发对鱼类生境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多种生态保护措施,如限制捕捞或全面禁捕、恢复洄游通道、栖息地生境保护等。指出大坝修建所导致的生境破碎化,是改变库区鱼类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而不合理的人工捕捞是导致库区鱼类个体变小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常剑波  陈小娟  乔晔 《人民长江》2013,44(10):15-17
面对新时期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的新要求,新一轮长流规修编工作广泛吸取了近年来国内外生态系统研究的先进理念与技术成果。对流域综合规划中的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系统承载力、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生态学原理应用情况进行了解析。鉴于生态系统复杂性,认为开展长期综合监测、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是确保长江流域综合规划顺利实施、开展效果科学评估,以及适应性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