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4篇
能源动力   6篇
水利工程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护坡工程及中小河流护岸建设中植被护坡抗冲性能问题,建立了深圳市葵涌河生物砖护岸结构的抗冲性能物理模型,基于有压管流最大可产生流速达6 m/s,对生物砖结构进行冲刷试验。结果表明,对浸泡12 h的生物砖,经3.2~5.8 m/s流速冲刷12 h后其抗冲性能表现良好,最大冲深为2~6 cm;抗冲性能取决于水泥砖、营养土、植被之间的复合结构,其中水泥砖12 cm×12 cm内孔及4 cm厚壁有效控制了向下螺旋流的发展,阻止了土壤冲坑的无限扩大;营养土可提高狗牙根草的植被成活率,提高植被密度;狗牙根草形成的植被覆盖层有助于减小水流对土壤的直接侵蚀。  相似文献   
2.
近岸地貌单元形成的复杂动力结构对于物质输运及工程方案布置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大亚湾玻沙山水域温排水数学模型,对大亚湾平海电厂冷却水输移扩散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南排与北排、南取与北取、深排与浅排等布置形式在本工程中的适宜性。结果表明:电厂防波堤、湖头角及玻沙山岬角对烟囱湾的屏蔽作用是南排北取方案废热窝积的原因,且使管排深排方案的取水温升比明渠浅排高0.21℃;规划碧甲港在地貌上形成了电厂区域的双峡口单元,动力上形成两个双向射流结构,加剧了南排方案热水窝积,而对北排方案带来取水温升降低0.2~0.3℃的效益;取排水工程布置方案选择宜考虑工程区岸线远期规划调整趋势。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工程海域平面二维潮流、温排水数学模型,对台山核电厂不同取排水工程方案的温排水输运、扩散进行了计算,预测了工程海区的温升分布和核电厂取水温升,为核电厂取排水工程的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所用的方法及结论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研究冷却水工程取排水口布置形式的基础上,结合某滨海电厂,通过数学模型研究手段,分析不同取排水布置形式下,温排水在海域内输运和扩散规律,研究不同的取排水布置形式对取水温升的影响,从而提出合适的取排水口布置形式,为今后同类电厂取排水工程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运用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广州市流溪河人和拦河坝枢纽工程(以下简称人和坝)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进行了恒定流和非恒定流计算,对比两种计算模式的成果后,对传统采用恒定流计算水位流量关系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探讨。针对恒定流模拟中的缺陷,结合实际工程中不同水位流量关系在设计中的不同作用,最终确定了人和坝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通过数学模型计算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往往是特定地形和水文组合共同作用的产物,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河道的水流特性,能为坝体工程的消能防冲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惠州LNG电厂取排水工程的物理与数学模型,对大亚湾经济开发区重新规划及近岸区围垦后的岸区流场特性、取排水工程布置进行研究,推荐了较优的工程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7.
河口最大浑浊带是河口悬沙输移过程中的特有现象,是河口学研究的热点;河口最大浑浊带的研究丰富了河口学基本理论,推动了河口航道开发与维护、水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发展.在广泛研究国内外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河口最大浑浊带形成机制应包括河口絮凝作用、河口非潮汐环流作用、河口潮汐作用、河口近底过程、河口锋的作用.介绍国内外河口最大浑浊带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机制分解法、箱式模型及一、二维数值模型的建立成功地应用于河口最大浑浊带形成机制、水流结构、悬移质泥沙的分析研究中,并在相关河口研究中得到了应用论证.  相似文献   
8.
珠江河口地区风暴潮增水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713号台风"天鸽"是53 a来对港、珠、澳地区影响最大的台风。通过对"天鸽"风暴潮的模拟,验证了MIKE21模型和Holland风场构建的天文潮以及二维风暴潮模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珠江河口在不同路径、不同中心气压以及不同最大风速半径下的风暴潮作用的增水极值。结果表明,不同风暴潮路径对登陆沿岸不同验潮测站的影响不同,其中珠江河口东南角较易受到风暴潮影响且风暴潮的沿岸增水极值较大;当风暴潮中心气压下降10 h Pa时,珠江河口处各测站增水极值增幅大约为2%至3%;最大风速半径减小则对距离风暴潮行进路线较远的地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滨海热电厂冷却水布置及热污染特性比河道及水库型更为复杂。该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广东陆丰甲湖湾电厂附近的潮流特性及冷却水输移扩散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东西分排方案造价低,温排水输运出现短路现象,取水温升超过2.6℃,且窝积在排水口附近。西取东排、深排方案温排水掺混扩散效果好,有效防止废热进入取水口,2008年夏季典型潮下的取水温升小于0.2℃,而浅排方案取水温升小于0.7℃,但易出现废热窝积现象。  相似文献   
10.
岛屿地貌单元是珠江三角洲发育演变过程中的沉积核心,研究其消能机制,对理解河口动力过程及三角洲发育演变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岛屿地貌单元的湍流能耗特性概化物理模型,基于16 MHz ADV采集高频流速数据,统计了时均及湍流特征量,并利用惯性耗散法分析了岛屿地貌单元的湍流动能耗率。结果表明,相同控制条件下岛屿地貌单元的形态阻力致使尾流中紊动强度量值为明渠的2~3倍,湍流剪切应力及湍流动能较明渠水流的大近1个数量级,湍流动能耗散率比明渠水流湍流动能耗散率大1~2个数量级。岛屿地貌单元的局部形态阻力导致尾流时均流速的空间梯度、切应力增大是湍流能耗率增大的原因。岛屿地貌单元的汇流作用增加了下游尾流区的水流掺混,并在尾流区域形成大量微尺度涡,导致区域湍流能耗作用增强,有利于岛屿沉积核心发育。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河口动力及三角洲的发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