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07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6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泊纹层是反映沉积过程与环境变化的沉积响应,利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显微荧光等分析方法,探讨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碳酸盐纹层内部结构与成因。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碳酸盐纹层分为泥晶碳酸盐纹层和亮晶碳酸盐纹层2大类,矿物组成与结构构造多样。碳酸盐透镜体与碳酸盐纹层具有成因上的继承关系,碳酸盐纹层的形成与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纹层的发育和沉积受到环境条件和自身生长的双重控制,多种自生矿物组分证实纹层发育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过程,纹层内部结构与组合形态记录了多旋回的侵蚀-沉积活动。湖相页岩发育从透镜体到纹层,从单一纹层到纹层组的沉积序列,记录了湖泊水体环境变化、生态演化和沉积基准面波动等多重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2.
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质分析、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低压氮气吸附等技术,明确页岩纹层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为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沙四上亚段页岩按照成分可划分出4种在孔隙发育特征上具有差异性的纹层单元,总结出7种纹层组合类型。粒状方解石纹层+混合纹层+有机质纹层组合是沙四上亚段储集能力最好的纹层组合类型,同时发育较多的纳米孔和微米孔,纳米孔主要由混合纹层的粘土矿物晶间孔和粒状方解石纹层中的有机质收缩缝构成,微米孔主要由混合纹层内微裂缝和粒状方解石纹层边界处的微裂缝提供。泥晶方解石纹层+有机质纹层组合储集能力次之,纳米孔主要由泥晶方解石纹层中的脆性矿物粒间孔构成,微米孔主要由纹层间薄弱面形成的微裂缝提供。页岩的储层物性受到埋藏压实作用、粘土矿物转化作用、方解石重结晶作用和有机酸溶蚀作用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纹层组合的页岩储层物性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赖氨酸Amadori和Heyns化合物的热解产物及对其烟草风味的影响。  方法  以赖氨酸和葡萄糖或果糖为原料,以偏重亚硫酸钠为催化剂、甲醇和冰醋酸为溶剂,分别合成赖氨酸的Amadori和Heyns化合物,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比了2种化合物的热解产物差异,并通过感官评吸实验比较了二者对卷烟风味的影响。  结果  (1)赖氨酸Amadori和Heyns化合物热解均能产生醛酮类、呋喃类、吡啶类、吡嗪类及吡咯类香味物质,同一类别产物的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2)赖氨酸Heyns化合物热解得到的风味成分数量更多。(3)赖氨酸Amadori化合物和Heyns化合物对卷烟的主要作用为增香、增浓和降低刺激,并使烟气更加流畅顺滑,赖氨酸Heyns化合物增加了卷烟白肋烟特征。  结论  赖氨酸Amadori化合物和Heyns化合物的热解产物不同,对卷烟风味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卷烟烟气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毒性效应,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对BEAS-2B细胞进行检测,使用光学显微镜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2(JNK1/2)和p38的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IL-6和IL-8的释放水平。结果表明:①卷烟烟气染毒会显著降低BEAS-2B细胞的存活率。②卷烟烟气染毒会激活磷酸化的ERK1/2、JNK1/2和p38信号通路,并且会诱导炎症因子IL-1β、IL-6和IL-8释放水平升高。③特异性抑制剂分别抑制ERK1/2、JNK1/2和p38信号通路后,炎症因子释放水平显著下降。卷烟烟气诱导的炎症受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该结果可为卷烟烟气诱导的肺部炎症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陆相页岩控制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页岩岩相的精细识别及预测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页岩岩相发育的控制因素也一直没有明确。通过近年来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泥页岩岩相及控制因素的持续研究,总结了不同级次等时地层格架下陆相页岩岩相多尺度精细识别标志与发育特征,提出了2种尺度的控制因素。岩相可分为层耦、层耦组、岩相域和岩相层序4个尺度,其中层耦受古生产力、季风、氧化—还原条件联合控制,层耦组—岩相域—岩相层序受物源、气候、构造联合控制,多种因素叠合造就了陆相页岩岩相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研究成果对于系统刻画中国陆相页岩岩相特征、深入理解不同尺度岩相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依据页岩油储集类型、常规油气探明储量单层有效厚度、获页岩油井夹层厚度和夹层比例的分布特征,将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类型划分为基质型、裂缝型和夹层型3种,其中夹层型页岩油夹层厚度上限为2.5 m,夹层比例上限为20%。利用典型井解剖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类型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剖析。基质型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包括岩相、储集性能、异常压力和页岩油可动性,其中富有机质纹层状泥质灰岩相和富有机质灰质泥岩相最为有利;出油井段孔隙度大于3%,且储集物性和日产油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异常高压区内的相对低压区页岩油相对富集;S1/TOC1层段页岩油流动性好。裂缝型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包括岩相、裂缝发育程度和封存条件,其中纹层状岩相易形成网状缝,控制了裂缝型页岩油纵向展布;裂缝发育系数大于0.2范围内裂缝发育,裂缝型高产井主要分布在距断层距离小于1.2 km、断距大于100 m的断裂上盘;异常高压区(压力系数大于1.3)页岩油封存条件好,页岩油富集。夹层型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包括储集物性、烃源岩排烃强度和异常压力。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生态区域烤烟中Amadori化合物含量(质量分数)差异,选取8个不同香型风格烤烟生态区249份烟叶样品,分析了不同生态区域Amadori化合物含量及其相关性,以及与化学品质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8个香型风格烤烟生态区不同部位烟叶Amadori化合物总量整体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其中Fru-Pro含量最高。②烤烟Amadori化合物之间多数表现为正相关。③基于热图分析不同生态区域烤烟Amadori化合物含量整体表现为Ⅷ区>Ⅵ区>Ⅴ区>Ⅰ区>Ⅱ区>Ⅲ区>Ⅳ区>Ⅶ区。西南高原生态区-清甜香型(Ⅰ区)Fru-Pro、Fru-Gln和Fru-His含量较高。其中Fru-Pro与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Fru-Phe、Fru-Ser、Fru-Val、Fru-Thr和Fru-Leu与钾氯比呈极显著负相关;Fru-Tyr、Fru-Ile和Fru-Aba与钾氯比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压压汞技术对页岩油储集层微观孔喉进行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页岩油储集层分级评价标准及成储下限,建立基于测井资料进行页岩油流动单元划分的新方法。依据进汞曲线的拐点及分形特征,提出了适合于页岩油储集层的分类新方案:微孔喉(小于25 nm)、小孔喉(25~100 nm)、中孔喉(100~1 000 nm)、大孔喉(大于1 000 nm),进一步按照页岩所含不同类型微观孔喉的数量将其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储集层,分级点对应的孔喉平均半径分别为150,70,10 nm。利用渗透率与孔喉半径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储集层分级评价的渗透率标准门槛分别为1.00×10~(-3),0.40×10~(-3),0.05×10~(-3)μm~2。利用同一水力流动单元内孔隙度、渗透率良好的指数关系,构建了由测井资料评价储集层流动带指数、划分页岩油流动单元的新方法。在东营凹陷的应用表明,所建立的标准可以应用于页岩油储集层的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细支、中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醛酮类成分的释放特征,建立了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采用相同烟丝配方卷制细支、中支和常规规格卷烟,检测主流烟气8种低分子量醛酮类刺激性成分和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筛选出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①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11.1%,日间RSD在0.7%~24.3%之间(其中70个化合物的RSD<10%);3个添加水平下,92种化合物的回收率在70%~120%之间。②共筛选出68种差异化合物,以单位焦油释放量计,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有7种小分子醛酮类刺激性成分释放量(除甲醛外)均高于中支和细支卷烟。③对于沸点≤133 ℃的醛酮类香味成分,如2-己酮、乙醛和2, 3-戊二酮等,常规卷烟释放量高于中支和细支卷烟;对于沸点≥215 ℃的醛酮类香味成分(3-甲基苯乙酮和肉桂醛除外),如甲基环戊烯醇酮、香兰素和5-羟甲基糠醛等,常规卷烟烟气中的释放量显著低于中支和细支卷烟;对于沸点在133~215 ℃之间的醛酮类香味成分(2-庚酮、2-甲基四氢呋喃-3-酮和6-甲基-3,5-庚二烯-2-酮除外),如2-环戊烯-1-酮、2-甲基-2-环戊烯-1-酮和糠醛等,中支卷烟烟气中的释放量高于细支和常规卷烟。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叶丝和梗丝主流烟气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成分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叶丝及梗丝卷烟烟气中297种挥发性及半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同时结合t检验,筛选叶丝与梗丝烟气的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共筛选出53种差异化合物,在种类上,包括烃类、羧酸类、醇酚类、氮杂环类、醛酮类、呋喃类和酯类化合物,其中烃类、羧酸类、醇酚类和氮杂环类化合物占比较高;在相对比例上,有66%的化合物其叶丝烟气单位焦油释放量高于梗丝,其中42%的化合物高于梗丝2倍以上,个别化合物甚至在10倍以上。梗丝烟气中许多化合物的相对比例失调导致其呈现刺激性大、梗味重的烟气特征。该研究从分子水平上剖析了烟梗使用的制约因素,为其品质提升及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