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9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基于珠江口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应用生态动力模型研究珠江口生态环境季节变化的意义和可行性;同时总结和回顾了国内外对河口、海湾生态动力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运用三维生态动力模型,连续模拟各种季节性因素影响下珠江口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有助于把握关键的控制因子进而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2.
口语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口语交际就是以口语为载体而进行的交流与互动。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但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口语交际时表达不清,语言简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有待提高。本文主要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如何  相似文献   
3.
疏浚工程对回淤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根据深圳西部港区主要港口的年维护疏浚量,计算分析疏浚工程对周围港区回淤的影响,为港区施工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选取狮子洋河道易发生冲刷的最不利水文条件,计算河道在设计频率下的冲刷深度,为过河通道工程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根据深圳西部港区主要港口的年维护疏浚量,考虑不同时序、地序的施工安排,计算分析各种条件下疏浚工程对周围港区悬沙分布和回淤的影响,为寻求影响更小的施工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一、二维联解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和局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选取合适的水文条件,模拟分析河口区重大工程活动对河口滩槽演变乃至上游口门输沙等宏观水沙条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研究思路和成果是合理可取的,既可从宏观上把握工程活动的基本影响,又能较为详细地反映工程水域河床的具体变化,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洪湾水道受径、潮动力相互作用,水流、泥沙和河床演变具有独特的时空变化特征。20世纪80年代初期前处于缓慢的淤浅过程;经过1985—1995年为期10年的河道整治、疏浚,由一条宽阔易淤积的河道成为一条窄深而规则的水道;21世纪以来,加之港口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影响,总体呈现冲刷,但幅度小,河床目前处于自我调整的过程中。随着河道管理力度的加强,通过禁止人为的随意挖砂抛砂,配合合理的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洪湾水道最终将趋于稳定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潮流泥沙数值模拟,针对茅洲河口深圳市海洋新兴产业基地滩涂利用规划的比选方案,研究了不同径流与潮流耦合水文条件下,滩涂围垦对茅洲河泄洪纳潮的影响,以及对交椅湾滩槽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规划方案占用了茅洲河口主槽,泄洪不畅,造成茅洲河水位抬升,潮位最大壅升0.459 m,潮差减小,涨、落潮量缩减,最大潮量减幅为3.54%,对茅洲河的泄洪纳潮有不利影响。受浅滩面积减小和水沙输移路线改变的影响,交椅湾冲淤情势改变,茅洲河出口北汊被冲深,口外滩地则普遍回淤加大,最大淤强可达0.40 m/a。各方案影响基本相似,洪潮和河势影响与围垦规模正相关。鉴于此,滩涂开发利用需结合河道泄洪整治方案,才可确保区域的防洪安全和河势稳定。研究表明,综合方案实施后,壅水幅度缩减到0.012 m,涨、落潮量与现状持平,新开河槽较稳定,可实现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卢素兰  徐峰俊 《人民珠江》2012,33(Z1):69-72
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咸潮灾害加重,磨刀门水道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咸情更备受关注。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利用一、二维联解潮流、含氯度数学模型,模拟计算拦门沙发展变化对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磨刀门水道防咸控咸的工程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0.
广州水道咸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广州水道的成潮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盐度数学模型计算了地形、海平面、风况和流量分配方式4种因素对咸潮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年内流量分配方式对成界的影响最明显,其次是地形和风况的变化,海平面抬升对成潮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