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下游窄河段挖河固堤汛期减淤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下游1998年水来沙及河床边界条件,通过对挖河固堤工程实施后挖河段及上下游河段冲淤、水位及水面比降的观测,分析了挖掘河的减淤作用及效果。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得出挖河减淤比0.63-0.85。  相似文献   
2.
酸性电解水对蔬菜杀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酸性电解水对豆芽进行杀菌处理,探讨了酸性电解水的用量、pH、杀菌时间、处理次数等因素对豆芽杀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的使用量不影响杀菌效果;酸性电解水的pH越小,杀菌效果越显著;处理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多次处理的杀菌效果好于1次处理的。  相似文献   
3.
2000年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及河床演变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1999年11月-2000年10月黄河下游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小浪底水库的出库水沙特点,全面研究了下游河道冲淤,床沙粗化,河道断面形态变化及河热变化,对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的减淤效果进行了分析计算。同时,就2000年10月-2001年2月向天津紧急供水对减淤的影响也作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尽管这一时期进入黄河下游的水量为历史最枯,但黄河下游仍减淤2.16亿t,而且未出现大的河势变化及工程险情。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是制定上游防洪规划措施的一项重要依据,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数学模型是研究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的重要手段。利用多个泥沙数学模型对不同水沙系列以及小浪底水库不同运用方式条件下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计算,预测了2020年以前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  相似文献   
5.
小北干流有坝放淤引水时机及规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艳  安催花  鲁俊 《人民黄河》2006,28(10):23-24,48
利用龙门断面近20年的实测水文、泥沙及龙门-潼关河段的冲淤量资料,分析研究小北干流有坝放淤的引水引沙条件、引水时机及引水规模。研究成果表明:当龙门断面流量大于400m^3/s、含沙量大于40kg/m^3、泥沙中值粒径大于0.025mm时,开始引水,淤区引粗泥沙较多。根据设计的来水来沙条件,满足上述引水引沙条件,并考虑引水闸规模投资等,确定引水规模为800m^3/s,则年平均引沙量为1.22亿t,粗、中、细沙的引沙量分别为0.27亿、0.35亿、0.60亿t。  相似文献   
6.
对青铜峡水库运用方式及排沙历史进行了回顾,计算了不同排沙方式下排沙期内水库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青铜峡水库排沙对下游河道的淤积影响不大,主要是在青铜峡—石嘴山河段造成短暂的淤积。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有施工企业包袱重、效益差、潜亏严重、步履艰难的现状,深入探讨了国有施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解决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阶段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设计实验教学原则、组织实施过程以及注意的问题.通过对RC一阶、二阶电路暂态响应设计实验实例分析,最终效果表明,设计型实验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探完、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有利于教师拓展思路、更新知识,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阶段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设计实验教学原则、组织实施过程以及注意的问题。通过对Rc一阶二阶电路暂态响应设计实验实例分析,最终效果表明,设计型实验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有利于教师拓展思路、更新知识,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0.
周丽艳  孙伟 《纺织学报》2008,29(8):96-100
 参考清代名著《红楼梦》中对丝织物的细致描写,研究中国古代明末清初服饰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主要从丝织物的色彩运用、穿着特征和纹样的运用入手,通过对原著场景的再现和归纳分析,揭示各类丝织物的发展状况和纹样的文化内涵。研究结果对了解清代的纺织业发展状况、服饰制度和文化特征可提供一定的帮助,有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的丝绸文化,同时为现代丝织业的发展以及纺织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