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饮食行业干了多半辈子,天南海北的奇珍异味没有没吃过、没见过的。去年年初到新、马、泰三国考察,餐饮品种之多、款式之新、服务之好……更使自己眼界大开。然而,说老实话,每次从宴席上下来,饿肚子的时候居多。记得最清楚的是在马六甲海滩边的‘美乐海鲜大酒家’,风景绝好,灯红酒绿,音乐悠扬,面对着精美昂贵的一桌大  相似文献   
2.
山西面食赋     
巍巍中华,屹立东方。五千余载,历尽沧桑。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今为此赋,志在弘扬。《诗经》有言:‘结我来年’。古文释曰:‘来即小’。丹雀衔穗,千古留香。神农伟绩,万代颂扬。面食溯源,两千余年,贻于东汉,历代相传 人民创造,名厨锤炼。添花锦上,誉满中华。汉称‘麦饼’,晋为‘汤饼’。南北朝名,‘水引馎饦’。唐有‘冷淘’,明曰‘温淘’。发扬光大,功推今朝。西晋东皙,《饼赋》文赞:‘栗若春锦,白若秋练’‘光白可口,滑美殊常’,‘克虚斛战,西  相似文献   
3.
评价结构抗震动稳定性的能量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了在地震过程中,结构的动稳定性是反映结构抗“大震”能力的重要表征,结构吸收的地震能量是评价结构动稳定性的性能测度,并推导了能量测度的有限元表达式,以拱坝结构为算例,拱坝的稳定性与能量测度之间的相关性表明,地震中结构的能量测度可评价结构的抗震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提高尾矿坝变形监测精度、节约工程成本,将Kalman滤波技术和GPS一机多天线相结合,解决了卫星跟踪和抗干扰问题。在介绍GPS在水电大坝和尾矿坝具体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通过Kalman滤波在GPS中的应用数据分析,说明采用kalman滤波方法处理的GPS监测数据可显著提高数据精度。由于Kalman滤波技术实时更新,因此更适用于在线分析,对监测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水利工程监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用模态叠加法计算结构线性振动系统的响应,作模态截断的截尾模态阶数的取值,给出了能量范数形式的判断指标。用于小湾拱坝结构的动力分析表明,需取10阶以上的模态进行叠加。  相似文献   
6.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引水线路冬季水温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地处内陆深入,冬季气候寒冷,若引水线路中的水体结冰,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对引水工程的总干线、南干线的沿线水温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防止引水线路结冰的主要措施为:①昼保持引水线路内水体的高流量;②充分重视申同嘴水库这个温度“弱面”,使水库处于一定流量的工作状态,严格控制停机时间,必要时可给水库加盖;③若万家寨水利枢纽取水口处水温低于1.5℃,可采取加大水体流量的方法防止结冰。  相似文献   
7.
龙滩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仿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限元法与有差分法相结合,在空间域用有限元离散,在时间域用差分法离散,编制了计算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的计算程序,并对龙滩碾压混凝土坝进行了50年的仿真计算。得出如下结论:①由于碾压混凝土坝采用薄层浇筑方式,使得坝体内最高温度场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大,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降而升降。②碾压混凝土坝前期温度梯度高,降温速度慢,最终降至稳定温度场需要几十年时间。  相似文献   
8.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应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广义约束矩阵法研究了该坝典型坝段的温度应力分布及温控安全系数问题,给出坝段的最高应力区分布及自重、水压力对温控的影响规律等重要结论,为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大坝安全监控模型的预报精度和时间,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对相关向量机的关键核参数进行寻优,通过建立大坝安全监控模型与实际值比较,从而对RVM模型进行稀疏、学习、泛化等性能的分析研究。采用某实际工程实测视准线位移监测对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均方根、标准均方和平均绝对百分比等误差,对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信程度进行评价。研究表明,PSO-RVM模型的泛化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RVM模型,应用于大坝安全监测建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从结构的动力状态方程出发,可导出结构抗震设计的两种途径.以此出发阐述了各类抗震方法的应用情况和结构抗震设计控制指标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重点和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