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王哲  李京爽 《工业建筑》2005,35(1):86-88
对某城市地铁管片环向接头的弯曲变形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加载采用两套设备 ,一套用来施加环向荷载 ,另一套用来施加弯矩。加载方法是先施加环向荷载到 75 0kN ,然后维持环向压力不变 ,施加弯矩。分别得到了在正弯矩作用下和负弯矩作用下管片接头处的弯矩 -相对转角关系曲线。每条曲线大体上分为两个部分 ,分别对应于环向接触面在张开前的变形过程和张开后的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2.
湿陷性黄土与膨胀土的分级增湿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邢义川  李京爽  李振 《水利学报》2007,38(5):546-551
对陕西张桥的湿陷性黄土和安康的膨胀土分别进行了分级增湿变形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这两种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增湿变形过程中基质吸力变化特点及增湿变形类型。分析表明,其两者的增湿变形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完全不同,湿陷性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明显分为压缩、湿陷变形和固结压密3段,并且在湿陷变形转变为固结压密时有一个明显的转点。膨胀土的应力则随变形增加呈衰减趋势,并且在增湿变形中以体积变形为主,剪切变形较少。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土在增湿过程中基质吸力变化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前者随含水率明显变化,随应力变化较小,而后者随含水率和应力的增加均有较大变化。最后提出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应力和膨胀土的膨胀应力两个概念,进一步合理分析了两者的特征力。  相似文献   
3.
在巴塞罗那基本模型BBM模型的框架下,应用有效应力和应力双变量分别解释非饱和土弹塑性行为的不同特点。对文献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应力双变量构成的应力空间中,存在两个初始LC屈服面,加载强化过程中也具有两个LC后继屈服面;相反,有效应力空间中,非饱和土具有唯一的初始LC屈服面,加载强化过程中LC屈服面也保持唯一。非饱和土在两个应力空间中的不同表现与非饱和土的水分滞回性质相关。与采用应力双变量的弹塑性模型不同,采用了有效应力的弹塑性模型,可直接反映水分滞回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模拟混凝土真三轴压缩的力学性质,在分析混凝土真三轴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基础上,以经典塑性力学为理论基础,建立了混凝土的真三轴本构模型.模型考虑了混凝土初始屈服强度为0的实验特性,采用4参数的Hsieh-Ting-Chen作为破坏准则,假定材料强化和软化符合各向同性和非相关联的塑性流动法则,并将混凝土压缩实验中的扩容和塑性功相联系起来,把lode角引入塑性势函数中.模型与两种不同配比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分别在6组不同加载路径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在BBM模型的框架下,探讨了应用有效应力和应力双变量在解释非饱和土弹塑性行为的不同特点。分析文献实验数据表明,在应力双变量构成的应力空间中,存在两个初始LC屈服面,加载强化过程中也具有两个LC后继屈服面;相反,有效应力空间中,非饱和土具有唯一的初始LC屈服面加载强化过程中也保持LC屈服面的唯一性。两个应力空间中的差别是由于非饱和土的水分滞回的影响。考虑非饱和土在有效应力空间中的特点可以反映水分滞回的影响,简化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  相似文献   
6.
利用已有试验数据分析了振动台激励波和输出波之间的相干性,包括水平激振、竖向激振以及水平和竖向同时激振方式,采用激励地震波的频率范围为90~350 Hz,台面上振动质量为443 kg,离心加速度为30 g。也分析了对频率为120 Hz正弦波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R500B离心机地震模拟振动台对复杂地震波和正弦波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7.
离心机振动台输入输出波相似程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心机振动台台面真实振动(输出波)与试验设计采用的地震波(输入波)之间的相似程度是反映振动台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2010年12月成功安装了具有水平和垂直双向控制振动的离心机振动台R500B,进行了8次台面性能检测试验,以此试验结果为基础,结合2种对于输入输出地震波相似程度的评价方法,检验了R500B模拟各类地震波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由于R500B安装了地震波输入调整模块,能够较好地模拟多种地震波,因此能够模拟各类建筑物在不同地震条件下的各种反应,说明使用R500B开展的离心动力模型试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开发了一种无砂吹填超软土真空预压快速加固工艺,并通过两项工程实例对该工艺进行验证和应用。研究认为滤管排水板连接,埋入泥下20~30 cm作为真空预压抽气排水通道是可行的;排水板间距对超软土真空预压加固效果的影响是敏感的。在天津港某工程二次真空预压加固的浅层加固中采用56 cm排水板间距,使超软基迅速加固,形成满足重型插板机插板的工作界面,真正实现二次无砂真空预压地基加固。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3种应用于离心模型中测量非饱和土基质吸力的微型传感器。其中,电阻率微型传感器测量饱和度,通过土水特征曲线来求基质吸力,只能间接测量。热传导传感器相对体积较大,不受周围土体盐分的影响,适用于现场长期观测,但应用于离心模型还有待改进。改进的PDCR-81及其类似的微型张力计,体积微小,可直接测量非饱和土中的基质吸力。但其饱和程度会影响其测值,对饱和要求较高。为了进一步研究PDCR-81在离心模型试验中的测量基质吸力的可行性,笔者对PDCR-81做适当改进,应用其测量了非饱和土中吸力。试验发现,严格的饱和过程可以延长基质吸力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