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4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潜水井三向非稳定渗流的有限元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变分原理,对适合达西定律的无压地下水三向非稳定渗流的一般定解问题式(1)提出了用有限元法计算水头分布和渗流量的公式,即式(19)和式(20)。并通过抽水井算例,证明它们对求解有自由面的三向非稳定渗流问题,是一种可行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粗糙裂隙和充填裂隙的水流特性,证明了单一裂隙的有效工小于平均隙宽,且依赖于平均隙宽的均方差。研究了充填裂隙接触面积对流态的影响,论证了一些经验公式的局限性和有效性,对各种单宽流量公式的偏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岩石裂隙渗流的计算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岩石裂隙渗流初步提出了水力学计算方法和模拟试验方法。所编制的水力学方法电算程序,能解各向异性线性的或非线性的问题,也可以看作是一架自动调阻力值的“电阻网”。经过实例计算的互相验证,说明应用电算程序与各种模拟试验,结果均属一致。  相似文献   
4.
三维裂隙网络的多边形单元渗流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中以裂隙互相切割后的多边形为基本单元,提出了一个裂隙网络模型生成及渗流计算方法。通过在一个假想模型上的渗流计算发现,裂隙网络模型与多孔介的模型在水位计算上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渗流作用下的坝坡稳定有限单元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渗透力的基本概念出发。在指出作为常规坝坡稳定分析的条分法存在的问题后,提出结合渗流分析,直接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坝坡稳定分析,开给出了单一圆弧和复会圆弧滑动面的计算公式。为了验证计算方法和编制的程序的正确性,我们对六个发生滑坡的土坝进行调查分析并在实验室内进行水力模型试验,试验和分析计算都得出了将要发生滑坡事故的结论,而且出现的最危险滑弧位置和水力条件也和实际情况甚为一致。然而按照常规条分法计算分析却不能得出各土坝滑坡的肯定结论,这就说明了本文论证的有限单元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网状和层状渗透结构,根据多边形裂隙网络理论.确立了裂隙网络生成的原理和方法,系统地推导了在渗流和应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渗流模型。并结合拉西瓦水电站坝区岩体裂隙构造的特征,进行了渗流计算和分析;还与连续介质和裂隙网络渗流模型进行了计算比较。  相似文献   
7.
读了原文后,笔者对数学模型的建立、固结方程能否应用于非稳定渗流的研究、有限单元法解决有自由表面的渗流问题以及用砂槽模型研究不稳定渗流的适用性等几个问题与原文均有一些不同看法,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一)关于非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地下水运动的非稳定渗流的微分方程系由运动方程式  相似文献   
8.
土工膜防渗层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土工膜防渗层结构优化设计中的主要因素,采用VistialBasic语言编制了优化设计软件,通过工程实例优化设计表明,该软件直观、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土坝三向空渗流(稳定渗流和非稳定渗流)问题的支配方程式以及各种边界条件的形式。根据伽略金方法原理,对土坝三向空间渗流问题按有限单元法给出数他值求解的计算公式。为了在TQ—16数字电子计算机上实现一定规模的土坝三向空间渗流的计算,扩大计算程序的功能和提高计算速度,就缩小结点带宽,加速线性代数方程组分块求解和渗流自由面的调整修改速度,做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此外,对土坝三向渗流量的计算和调整修改自由面的方法也作了较妥善的处理。最后列举计算实例,并与三向电拟试验进行比较,以示计算成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六盘山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六盘山盆地是油气勘探很有前景的地区,三叠、侏罗系生油条件与鄂尔多斯盆地相似;白垩系发育厚度很大的暗色泥岩,它们在盆地中南部达到了低成熟-成熟阶段。燕山运动期形成的构造、地层圈闭是白垩系以下生油层生成的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白垩系生成的油气主要聚集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发育的构造中。应根据三叠-侏罗系和白垩系两套含油气系统的特点,围绕海原、固原主要生油凹陷寻找、落实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