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要求我们对作物进行旱情评价或对某一年度进行旱年评价。旱情或旱年与旱灾是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旱情或旱年评价时必须首先确定旱情评价指标的界限值,并且旱年与旱灾两种评价结果应该有某种协调与对应关系。在对本省农业干旱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注意到两种评价体系的特征,确定出旱年与旱灾评价结果的协调原则。现将全省按流域水系和行政区域划分为19个分区,在各分区选择典型县为分析评价的对象,时间从1955年到1990年。选择冬小麦、春小麦、玉米、棉花四种作物分别建立数据库,将专家评估的界限值作为初始值,根据协调原则,在计算机上调试出旱情评价指标的界限值,同时对山西省的分区农业进行了旱年评价。分析表明,旱年与旱灾两种评价方法的对应结果基本令人满意。也就是说,旱年计算结果基本上合理。  相似文献   
2.
3.
关于农业干旱评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对国内目前有关农业干旱评价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旱情实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个基本概念。建立了以敏感指数型水分生产函数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旱情延时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旱情延时评价指标在数量上等于天然降雨条件下旱地产量与充分供水条件下潜在产量的比值。利用这一指标计算出全省近40年来几种主要农作物历年在天然降雨条件下的旱情延时评价指标,如冬小麦的早情延时评价指标的多年平均值为0.333,75%频率值为0.225。从而定量揭示了干旱对山西农业生产危害的严重程度。为了对近40年来各种作物的历年旱情进行综合评价。还提出了以模糊评判方式建立旱年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最后还对旱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农业抗旱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粮食产量直接评价山西省农业抗旱能力和水平,考虑建立1949年至1990年潜在产量、实际产量、自然产量三种粮食产量的历年变化曲线或过程线。潜在产量曲线,在当时当地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土壤水分也达理想状况时的产量,反映农业技术进步水平;自然产量曲线,是农业生产完全不进行灌溉,只依靠自然降雨条件下的产量曲线,作衡量当地发展灌溉事业的效果;实际产量曲线,说明抗旱水平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据分析计算,全省的抗旱水平评价指标,80年代平均比50年代增加了4.3倍,1990年比1949年增加15倍,其根本原因在于水利建设取得巨大成绩,但是,全省只挖掘出了潜力的22.4%,还应坚持不懈地抓好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