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分析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发展历程、现状、特点与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2008版《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的修订优化方案,包括:研究明确了水利技术标准的若干界定判别原则,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结构的优化论证,司局版和专家版标准需求分析报告编制重点,标准体系构建的若干支撑理论与应用方法;研究了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的收录优化方案与原则。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沿岸地区进行引水灌溉不能忽略引入泥沙的处理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黄河下游发展引黄灌溉事业以来,目前不同灌区已基本形成适宜自身地理特点和灌溉需求的引水输水类型和入渠泥沙处理方式。本文根据引黄灌区所处河道位置和地域条件,结合灌区灌溉类型和泥沙处理方式,归纳提出了4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即,沉沙输水模式、输水沉沙模式、分水滞沙模式和输水输沙模式;根据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形成条件、调控效果和存在的水沙问题,分析了适合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输水输沙关键技术和重点调控目标,分别为沉粗排细调控、远距离输沙调控、分沙入支渠调控和泥沙入田调控;泥沙远距离分散输送技术是实现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淮河流域来水来沙特点,选定反映淮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的代表水文站,利用50余年来的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研究了淮河流域水沙量的时空分布特性;采用Mann-Kendal秩相关检验法,分析了淮河流域水沙量年际变化趋势和可能发生突变的年份。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淮河流域来水量无明显的减小趋势,其中淮河干流年径流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支流及沂、沭、泗水系各站年径流量减小趋势明显;而淮河流域来沙量则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73—1975年。从流域降雨量、用水变化、水库拦沙、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引起淮河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成因,提出了淮河流域上游山区河流水库建设是流域来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弯曲型河道挖河减淤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在概化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挖槽尺寸及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弯曲河段的疏滩挖槽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一般情况下,挖槽尺度越大,挖槽上游流速增幅、控槽段流速减幅、溯源冲刷量、挖槽回淤量越大,但挖槽回淤率及挖槽效率却不是随着挖槽尺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加的,对于本次试验条件而言,当挖槽河相关系处于5-8之间时,挖槽效率相对较高。在挖槽尺寸一定的情况下,流量的增加或含沙量的减小将导致挖槽上游段溯源冲刷量的增加和挖槽回淤量的减小,而泥沙粒径的减小有利于促进溯源冲刷的产生,并抑制回淤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挖河减淤效果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祖稳  胡春宏  田庆奇 《水利学报》2002,33(11):0078-0083
作者首先对挖槽减淤效果进行了定义,并根据分析,挖槽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挖槽尺度和水沙条件等两个方面,从概化模型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当挖槽断面的河相关系B/H处于5~8之间、挖槽长度约为10km时,黄河下游弯曲河段的疏浚挖槽减淤效果相对较好;对于一定的挖槽尺寸而言,挖槽减淤效果随来沙系数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当来沙系数小于0.025时,挖槽效果比较明显,当来沙系数大于0.05时,挖槽效果基本消失。此外,在概化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槽溯源冲刷长度等参数的经验公式,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初步估算疏浚挖槽减淤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需求分析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科技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剖析了我国水文水资源技术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水资源提出的科技需求,在总结近年来国内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及其实践效果的基础上,提出近期水文水资源领域适于推广转化的重点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对水利标准化形式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本文对各种标准化形式的要点及其在水利标准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和模块化等标准化常见形式在水利标准化工作中大多属于被动、无意识的应用,有很大发展空间,急需结合水利行业需求和工程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德国防洪、污水处理、生活供水和水资源管理领域的现状和经验做法,简述了德国水利标准化工作的概况,分析德国水利及标准化工作对我国水利标准化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