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水利工程   2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对1997年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后的排污量进行预测分析,指出由于近几年来生活污水和生活污水COD排放量增加很快,且尽管近几年污染治理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企业生产规模有所扩大,在一些地区污水和污染物排放量均增加较大。由此看来,淮河流域污染治理形势仍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2.
做好水污染联防工作减轻淮河水污染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水污染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进一步加重,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给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水生态与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沙颍河、涡河等淮河支流水质遭到严重污染,不仅影响当地供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每年还因为污染水体下泄对淮河干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害.1994年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造成沿淮蚌埠、淮南、盱眙等城镇自来水不能饮用,洪泽湖渔业遭受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淮河流域(含山东半岛)91条河流底泥进行系统调查监测和污染评价,阐述了该流域河流底质中有机质及金属元素污染现状,分析了区域污染分布特点以及水质与底质污染的关系,为做好底泥污染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水闸防污调度对减轻淮河水污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淮河干支流再次发生较大洪水,为减轻沙颍河、涡河污染水体随洪水集中下泄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威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各级水利部门按照污染联防预案,在保证防汛安全和工程供水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发挥出水闸等水利工程的调蓄和控制作用,有效减轻了水污染影响,避免了淮河中下游重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提前应对,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通过延长污染水体下泄时间,减缓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冲击,对减轻污染危害,防止淮河水污染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根本的措施仍然是加强污染源治理,减少污染负荷,控制排污总量.  相似文献   
5.
2000年淮河流域水质规划目标初步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质规划目标 国务委员宋健同志在淮河流域环境保护执法检查现场办公会上提出2000年淮河流域水质变清。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淮河流域水质保护目标为:淮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大运河(指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全段)及其一级支流达到地面水Ⅲ类(GB3838—88,下同)标准,沂河、沭河为Ⅲ类,其它支流为Ⅳ类。在考虑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条件下,对河道径流量分别采用最枯月流量90%保证值、最枯月径流量50%保证率值和多年平均流量三个特征值,计算出淮河、浉河、  相似文献   
6.
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实现流域健康的重要基础。当前南四湖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补偿存在补偿机制层级分明但衔接不足、目标明确但实施方案模糊、政策支持突出但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方式多样但侧重事后治理等问题。重点从基本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操作程序、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南四湖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补偿制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2001~2002年度淮河沙颍河水污染联防调度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绪水  沈哲松  贾利 《治淮》2002,(12):3-4
2001~2002年度淮河沙颍河水污染联防工作,在水利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水利、环保部门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共安全下泄沙颍河劣质水近3亿m~3,为保障沿淮地区用水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了在“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后流域四省和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为落实会议精神所开展的工作。由于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和群众提高了治理谁河污染的认识,关停并转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污染治理的规划和计划也已基本落实。实践表明,只要各地区各部门同心协力,团结一致,淮河污染治理和实现2000年淮河变清的目标是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9.
按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及《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的要求,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1998年1月1日起,禁止一切工业企业向淮河流域水体超标排放水污染物。为了保证达标工作顺利进行,1996年12月,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召开了第六次会议,明确了日排100吨废水以上工业企业作为达标的对象,达标的标准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其中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依据此标准,流域内工业污染源分别执行: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国家“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为客观反应淮河流域省界水质状况,加强省界水质监督管理,本文对照国务院批复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以下简称《“十五”计划》)确定的省界水质目标,对2005年淮河流域跨省河流省界断面水质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价,对省界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水质的对策建议,同时对国家确定的25个省界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情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