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新型缓释氧材料处理城市黑臭水体。中试实验过程中缓释氧材料放置于释氧渗透反应格栅中,研究缓释氧材料对实际城市黑臭水体的处理效果。中试结果表明新型缓释氧材料可以明显改善水体的污染情况。在实验周期为 20 d,水力停留时间为 8 h 的情况下,黑臭水体流经释氧渗透反应格栅后,水体溶解氧(DO)浓度升高,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增强,水中好养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速率提高,水体中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以及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 21.2%、12.0%、15.20%、58.1%;水体中微生物优势菌群发生变化,在属水平上,hgc I_clade、CL500-29_marine_group 和 12up 为优势物种。用冗余分析(RDA)探讨了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DO、TN、TP、NH3-N 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
作为北京水资源储备区,北京西山地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对北京市水资源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时间序列模型是研究预测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的有效方法。为了解北京西山地区地下水位未来变化趋势,本文选用北京西山地区地下水位长观序列,通过拟合序列的趋势项、周期项及随机项分量,建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模型。模型精度检验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良好,预测结果显示西山地区未来五年内地下水位呈现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污染场地渗透系数非均质性表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分区赋值、克里格和序贯高斯随机模拟3种表征渗透系数非均质性方法的原理,对比了不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以某污染场地为例,综合考虑地层、数据采集方法和非均质性表征方法设计了5种方案,研究不同方案对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表征方法的优缺点及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序贯高斯模拟法所得的空间分布结果,能反映出存在于局部区域边缘的渗透系数的突变,克服了另外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分层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法能够体现出较为连续的渗透带的分布范围及场地内部渗透性发生变化的位置,较其他几个方案的结果准确性较高。应用分层赋值法能够最大程度地表征污染羽的范围;应用分层随机模拟法能够较为全面地描述出污染羽分布的浓度变化差异。在进行污染场地溶质迁移模拟时,应综合考虑地层岩性、数据采集方法和非均质性的表征方法来描述渗透系数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作用下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迁移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菲、蒽和芘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溶实验考察抑菌和未抑菌条件下三者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微生物的存在抑制PAHs淋出:抑菌条件下180 d时菲、蒽和芘的淋出率分别为8.74%、28.53%和13.56%,未抑菌条件下240 d时菲、蒽和芘的淋出率分别为0.95%、1.47%和0.37%。抑菌和未抑菌条件下3种PAHs均易吸附于表层土壤中:淋滤240 d时,约75%的菲分布在进水端0~2 cm;超过90%的蒽分布在进水端10 cm以内;85%的芘分布在4 cm以内;微生物通过阻滞作用和降解作用影响PAHs的迁移,菲、蒽和芘在土壤中都能被土著微生物降解;60 d以前土柱中PAHs降解以好氧降解为主,60 d以后,PAHs的生物降解转为厌氧降解。  相似文献   
5.
针对裂隙地下水渗流及溶质迁移多场耦合数学模型,综述模型研究的发展历程与阶段性成果,将现有模型 划分为基于不同介质概化的等效孔隙介质模型、多重介质模型、离散裂隙模型,基于不同耦合方法的非全耦合模 型与全耦合模型,以及基于不同模型推导途径的力学途径模型与混合耦合理论模型。针对该领域研究的关键科 学问题总结其发展趋势,探讨裂隙地下水渗流及溶质迁移多场耦合数学模型研究的难点及潜在发展方向,为裂隙 地下水流及溶质迁移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微藻产油因其清洁无毒的特点被广泛关注,然而培养成本高、产油效率低成为其大量生产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探究了典型无机磷、常见有机磷、核苷磷酸、环形核苷磷酸四类磷源对单藻培养及菌藻共培养体系中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及产油情况的影响,用紫外分析和尼罗红染色法检测不同培养体系中藻细胞生长数目、中性脂产量及磷与碱性磷酸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个体系对磷的利用情况无显著差异;纯藻培养条件下藻细胞数目(4.94×108个/10μL)高于菌藻共培养体系的(3.38×108个/10μL),而菌藻共培养体系的产油情况较好。以磷酸盐、三偏磷酸盐、磷酸三乙酯、O-磷酸-L-酪氨酸为磷源的菌藻共培养体系生长与产油情况较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