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31篇
水利工程   32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统计学为基础的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日益完善,被广泛的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但在传统的结构面网络模拟中,随机生成的结构面一直未能很好表现出结构面间距的概率分布模型。针对这一点,对随机结构面中心点的生成方式进行了改进,使随机结构面在模拟区内反应出结构面间距的概率分布模型。改进方法使结构面网络模型具有更强的不均匀性,更符合自然状态中结构面的分布形态。改进方法还可以通过控制随机结构面中心点的分布形式来控制模拟区结构面的分布形态,再结合工程实际可以让结构面网络模型更接近其实际形态。  相似文献   
2.
韩刚  赵其华  彭社琴 《岩土工程学报》2011,33(10):1547-1553
西南地区某水电工程的峨眉山玄武岩,其岩体风化具有特殊性,存在岸坡内部(或深部)岩体风化局部加强的特殊现象(称为差异风化)。该差异风化岩体在表观特征、分布特征、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上具有与岸坡表部一般风化岩体不同的显著特征。以该处差异风化岩体发育分布规律为基础,结合其化学特征、河谷演化过程及浅生改造理论分析其成因机制。研究表明:差异风化不具随水平深度增大风化逐渐减弱特征,分布受长大张性结构面控制,表现为局部的裂隙式风化加剧,张性结构面两侧 5 ~ 15 cm 范围内岩体红度增加;差异风化岩体发生了化学风化,但并未发生明显的脱硅富铝与盐类淋失迁移,仅表现为二价铁减少、三价铁富集;控制性结构面具浅生改造特征,差异风化岩体赋存于浅生结构所形成的相对封闭空间;浅生改造正是导致差异风化岩体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家沟滑坡是汶川地震诱发的巨型高速远程岩质滑坡,其运移特征尚不明确.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遥感解译,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运移特征.分析得出,滑体自滑源区差异性启动,途经斜坡区铲刮坡表岩土体,随后以滑行、飞行等方式进入沟谷区,沿沟铲刮两岸坡体继续下行,与岸坡发生了5次明显的冲撞,逐步解体碎屑化,于第3次冲撞后开始大规模减速堆积,最终于沟口区停积.结果表明,地形是滑体运移堆积的主控因素,滑体的解体碎屑化和冲撞山体时的爬高、抛摔、越顶现象以及冲击气浪的形成等是高速行程的具体表现,碰撞是导致全程解体碎屑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梁璋彬  赵其华 《山西建筑》2007,33(26):316-317
为了解决传统的荷载结构法在进行隧道衬砌结构验算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FLAC与其相结合的计算方法,达到了在传统荷载结构法基础上合理考虑锚喷支护、围岩弹性抗力对于结构的有利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润扬大桥南汊北锚碇深基坑开挖工程实践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介绍了润扬大桥南汊北锚碇深基坑工程开挖实例。该基坑的地层条件为二元结构 ,平均开挖深度为 48m。围护结构采用1.2m厚的地下连续墙和 12道内支撑及 3 2根立柱桩 ,结合地连墙底的双排注浆帷幕来挡土和止水 ,在距离地连墙 2 3m处进行了水平高喷形成了外部封水帷幕。基坑内共布置有 6口深井 ,基坑外布置有双排降水井进行坑内外降水。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表明 ,该基坑设计合理 ,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施工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邝维  赵其华 《山西建筑》2007,33(2):95-96
介绍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及演化过程;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该滑坡天然状态及暴雨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提出并设计了采用板桩墙支挡与监测同步进行的综合工程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滑带土抗剪强度取值对滑坡稳定性评价和滑坡治理工程设计起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回顾前人对滑坡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滑带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这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研究的内容包括针对滑坡变形破坏到趋于稳定的五个发展阶段对应的滑带土峰值抗剪强度、完全软化抗剪强度、残余抗剪强度、长期抗剪强度和再生强度。最后,在调查清滑坡的变形破坏阶段的基础上,讨论了上述5个抗剪强度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8.
灰色系统分析法预测隧道涌水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颉  万新南  赵其华 《山西建筑》2008,34(3):323-325
着重阐述了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在隧道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并采用两种较常用的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地下径流模数法及降水入渗法)与之进行了比较,其结果对铁矿隧道及其他隧道的涌水量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以四川美姑河坪头水电站坝址区深部白云岩砂化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室内化学全分析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白云岩砂化物质结构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随着白云岩岩溶砂化作用的发展,白云岩砂化物质结构演化特征为白云岩砂—白云岩(粉)—粉质黏土。砂化物质主量元素的化学迁移过程具体表现为:易溶物质CaO、MgO的不断溶蚀淋失,难溶物质SiO2的明显富集Al2O3,Fe2O3在后期形成粉质黏土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富集。白云岩砂化发育分布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斜坡变形破坏影响较大,平面上表现为不均一性,而垂向上则表现为明显的分层特征。这一研究成果,对认识该地区这种特殊的岩溶现象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