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0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韭园沟流域坝系相对稳定的优化规划SD模型,并进行长时间(1975-2100年)动态仿真研究。得到该流域19座骨干坝、251座生产坝的优化布局和坝高、拦泥坝高、滞洪坝高、坝结构及坝系相对稳定状态的优化规划方案,它为相对稳定坝系优化规划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春平  夏卫生  邵明安  吕殿清 《水利学报》2005,36(12):1445-1449
拟线性化方法是基于溶质运移“穿透曲线”(BTC)数据估计对流-弥散方程(CDE)中运移参数。该方法运用任意两个时刻浓度导数(dc/dt)与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求解一个随参数单调增减的非线性方程,推导出关于时间的拟线性化参数估计方程。依据该线性化方程拟合的直线截距和斜率确定溶质运移参数。通过一组设计参数获得的BTC,应用拟线性法求解溶质运移参数并与设计参数比较,证明用该方法估计参数具有较好精度。设计数据还被用于讨论剔除浓度导数(dc/dt)峰值段误差较大数据以改善参数估计精度的方法。拟线性化方法用于估计红壤和水稻土中SO4^-2运移参数,其结果与CXTFIT法和等斜率法估计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忠升  邵明安 《水利学报》2004,35(10):0095-0099
本文通过对不同密度林地根层土壤水分补给和消耗量的分析,提出确定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概念模型。通过对不同密度人工林地根层土壤水分补给和消耗的定位监测资料分析,建立了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该方法是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通量边界条件多孔介质溶质运移参数估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春平  邵明安 《水利学报》2002,33(7):0047-0052
提出了一个估计溶质运移参数的确定性方法。通过Laplace空间的数学转换得到一个包含运移参数的线性时间函数。运用这个关系及两个时间观测浓度数据形成关于参数的非线性方程。求解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数据误差分析也作了详细讨论。几个假设算例被用于检验参数估计模型,计算表明估计参数与算例设计的真参数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根木质部水流阻力Poiseuille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明安 《水利学报》1993,(12):61-64
根木质部的水流阻力,或根轴向阻力,是SPAC中较难准确确定的阻力之一,它的大小和相对重要性影响SPAC中其它阻力分量的大小及相对重要性,本文以测定植物根木质部水流阻力的降水头法为基础,对鹰咀豆根系的木质部阻力进行了测定,并与Poiseuille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且对其差别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 (GIS)应用的核心。现实世界的数据具有普遍的多样性 ,关于 GIS接受不同数据的研究已成为当前 GIS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从常见空间数据类型的格式、GIS接受外部空间数据的方式以及 GIS接受外部空间数据中的数据精度、比例尺、坐标变换等几个方面 ,对外部空间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向 GIS转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同时以通用 GIS工具软件 ARC/INFO为例分析了其接受外部矢量空间数据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应用边界层方法确定溶质迁移参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郑纪勇  邵明安 《水利学报》2002,33(1):0092-0096
本文以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作为溶质锋的探测手段,对利用边界层方法确定的参数和利用穿透曲线拟合法确定的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边界层方法确定的扩散弥散系数(D)与穿透曲线拟合法确定的扩散弥散系数基本相近。但,因为TDR灵敏度的限制,边界层方法确定的延迟因子(R)大于穿透曲线拟合法确定的延迟因子。应用边界层方法确定的参数,比较了用边界层方法和精确方法预测的浓度剖面图,表明边界层方法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精确地预测污染物的动态浓度分布。实验结果不仅说明了TDR作为溶质锋探测手段的可行性,同时说明了边界层方法在确定溶质迁移参数方面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黄明斌  邵明安  李玉山 《水利学报》2000,31(6):0020-0027
本文在Eagleson随机动力学水平衡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原模型中蒸腾、蒸发量等项的计算方法;并根据黄土区降水分布特点,将全年分为16个时间长度不等的降水时段,分别统计降水特征参数,利用质量守衡定律和逐步校正演算法,可计算出水文生态系统平衡体系水均衡要素的定量分配和活动层土壤含水量的年动态变化,代表了原模型中确定土壤含水量的简单统计法,从而可提高模型计算精度和实用性。改进后的随机动力学水平衡模型更适用地黄土高原的特定水文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有机质对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CaCl2和MgCl2浓度为0-1.0mmol/L,泥沙浓度为10g/L时,本文用吸管法研究了有机质对细胞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面上同一深度,有机质并不影响泥沙浓度随时间呈指数衰减的变化规律,但去除有机质后,细颗粒泥沙絮凝的最佳电解质浓度降低;对于相同的电解质浓度,其絮凝沉降加快,泥沙平均沉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0.
NaCl对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降动力学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沉降对泥沙输移、土壤渗透性以及污染物迁移有重要作用。在泥沙初始浓度为5g/L、10g/L、20g/L时,作者用吸管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对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降的影响,认为细颗粒泥沙相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双曲线型动力学模式,泥沙絮凝沉降越快,研究发现泥沙中值沉速(中值粒径)随泥沙初始浓度和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泥沙初始浓度和NaCl浓度较高时渐趋缓慢;细颗粒泥沙絮凝度与分散粒径呈幂函数关系,细颗粒泥沙絮凝临界粒径为0.024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