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7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宁夏引黄灌区应用水稻控灌技术节水增产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宁夏引黄自流灌区示范应用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节水高产效果。结果表明,1961.1hm^2的控灌水稻的产量比常灌水稻增产519kg/hm^2,增产幅度为5.3%;灌水次数平均减少16次,灌溉定额平均减少7057.5m^3/hm^2,节水38.4%,水分生产效率提高了65.3%;稻米粗蛋白含量提高了0.21%,整精米率提高了1.59%,垩白率和垩白度降低了1.12%和0.29%。此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3.
针对江苏省不同地区自然地形、土壤、水资源的特点,分析了渠道防渗的适宜地区,并对防渗断面形式及防渗结构的选择进行了简述,针对江苏省范围内各区域土壤、地貌、水文等条件差异,遵循同一类型区工程建设特性一致性的原则,将全省划分为6个区域:徐淮平原区、水网圩田平原区、沿海平原区、沿江平原区、高沙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分别提出各区适宜的渠道防渗模式。  相似文献   
4.
灌区量水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灌区量水技术的研究。当前,灌区常用的量水方法有:①利用水工建筑物量水;②泵站出流测定;③利用U形渠道量水设施测量;④仪表类流量计测流。灌区量水技术的发展趋势为:①灌区量水自动化和实时调控技术;②低水头损失的量水技术;③经济适用的仪表量水技术;④田间量水设备装配式和标准化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沿运灌区量水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南水北调沿运灌区分布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南起江都水利枢纽,北与山东接壤,西与安徽交界,东南至里下河地区西北边缘,东北直至黄海之滨,涉及扬州、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盐城6市.介绍了南水北调沿运灌区的概况及灌区量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为契机,发展沿运灌区量水的意义,并对平原灌区量水设施选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落实灌区量水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作物干旱胁迫及复水的补偿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胁迫及复水条件下,作物表现出明显的补偿效应,这对非充分灌溉理论及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补偿效应的研究历史、应用、内涵、表现形式、可能机制和产生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收集南京地区55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以多年实测数据与分段单值平均法相结合确定水稻作物系数;采用单作物系数法计算水稻需水量,再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结合浅湿灌溉制度,推算南京地区不同分区、不同水文年、不同灌区类型的水稻耗水量和灌溉定额。根据未来水稻生育期暴雨发生概率增加的特点,提出更适宜南京地区推广的水稻蓄水控灌模式,以减少水量损失、提高降雨利用率。结果表明:南京地区一般干旱年降雨有效利用率达70%~85%,特枯年接近100%。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对南京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Mann-Kendall方法计算南京1951—2005年的作物需水量,结合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气候变化对南京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结果表明:夏作水稻、棉花和玉米的需水量减少,主要与夏季增温不明显以及降雨增加、日照时数减少和风速显著降低有关;冬小麦和油菜需水量呈增加趋势,主要因为冬春季增温趋势率最大,日照时数减少和风速的下降不足以抵消气温升高和湿度降低的影响。认为温度变化会改变作物种植制度,可能带来作物总需水量的增加,因此实施节水灌溉非常必要,尤其是推行水稻蓄水控灌,可减少灌排定额,减小温室效应,降低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