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7篇
化学工业   48篇
建筑科学   91篇
水利工程   5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中试滤柱系统,在低温条件下采用滤柱底部逆流充氧措施强化铁锰复合氧化膜滤料去除地表原水中的氨氮和锰,考察了充氧强度、运行参数(氨氮、锰浓度和滤速)等因素的影响,并对充氧前后氧化膜的微观特征(形态、组成、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温为8℃的条件下,当进水氨氮和锰浓度分别为2.0、3.0 mg/L时,逆流充氧后,完全去除锰所需的滤层厚度由80cm减少至60 cm,出水氨氮浓度由0.7 mg/L降至0,且随着充氧强度的增加,去除效率逐渐升高;当充氧强度为0.6 mL/(cm2·min)、滤速为7.0 m/h时,对氨氮和锰的去除效果最佳。此外,微观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逆流充氧使滤料表面形态在水力作用下发生了改变,但并未改变铁锰复合氧化膜的成分和晶体结构。因此,逆流充氧可显著提高低温条件下铁锰复合氧化膜滤料对地表原水中氨氮和锰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小试条件下,以石英砂为载体,利用表面负载的铁锰复合氧化膜研究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催化氧化去除锰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保持相同的操作条件,地表水中锰去除率(20%)远不及地下水(40%)。通过对比水质参数,认为该差异可能主要取决于水中pH和碱度。将地表水pH提高至和地下水相同,去除效果未见大幅提升;而将碱度提高至和地下水相同时去除效果有较大改善,锰去除率由20%提高至40%,认为碱度含量的不同是导致不同水源水中锰去除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而在提高碱度至120 mg/L的基础上改变其他运行条件,以寻求保持活性氧化膜去除地表水中锰的有效方法。发现降低进水锰浓度、滤速,增加滤层厚度均有助于提高去除效率,几乎可达到与地下水相同去除率。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扬水曝气技术在调水型水库水质改善中的应用效果,在茜坑水库扬水曝气强化生物改善工程运行前、后一个月(2021年6月28日—9月2日)进行了全库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扬水曝气系统成功提升了水体含氧量,提高了水体流动性,强化了水库自净能力。作用范围内水体热分层完全消失,底层溶解氧升高到6 mg/L以上,藻密度降低到5×106cells/L且优势种由蓝藻转变为硅藻,铁和锰释放得到显著抑制,TP削减率增加了21%。此外,运行成本最多仅为0.02元/m3,远低于水厂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4.
给水塑料管材的生物稳定性直接影响供水水质.建立了评价饮用水塑料管材生物稳定性的新方法(BioMig),并使用该方法评价了典型塑料管材的生物稳定性.该方法主要由迁移实验、生物膜形成实验、病原菌形成潜能和毒性评价组成.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材料PEX-a和PEX-c具有很好生物稳定性,而密封材料EPDM 2%却具有很高的微生物再生长潜能.除EPDM 20%外的其它管材均能支持三种病原菌的生长,其中P.aeruginosa比E.coli O157和V.cholerae在迁移水中具有更高的生长潜能.EPDM 20%具有很高的有机物释放潜能,但由于其毒性作用抑制微生物在溶液及其表面生长.  相似文献   
5.
接触氧化法除铁锰滤柱反冲洗废水高效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某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滤柱反冲洗废水为对象,进行了造粒流化床处理该废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运行参数为:系统水流上升速度34 cm/min,当进水浊度700~2 000 NTU时,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20、1.0~1.25 mg/L;当进水浊度2 000~3 000 NTU时,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30~40、1.0~1.25 mg/L。在此条件下,出水浊度可控制在10 NTU以下,Fe、Mn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0.5 mg/L以下、CODMn可控制2 mg/L以下。利用造粒流化床处理该废水是完全可行的,具有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稳定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将地下水环境中不同挂膜时间的铁锰复合氧化物活性滤料用于地表水环境,进行高浓度氨氮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挂膜时间滤料抗浓度负荷、水力负荷能力均较强,滤柱出水氨氮浓度能够达标;在进水氨氮浓度为2.1 mg/L、滤速为12 m/h时,挂膜4 d的铁锰复合氧化物活性滤料对氨氮去除率达到了85.7%,去除效果良好;但该滤料受反冲洗影响较大,且挂膜时间越短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7.
柘林水库污染物来源及水体分层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水源水库污染物来源及水质变化规律,以九江市水源地柘林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逐月对柘林水库进行水质监测.现场测定水温、溶解氧等指标,分层取样测定水体CODMn、TOC、TN、TP、Fe、Mn等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柘林水库主要污染物来源为上游来水,其对CODMn、TN、TP贡献率分别达88.3%、76.2%和67.6%.在水体稳定分层期,底部水体CODMn、TOC、TN、TP、Fe、Mn质量浓度分别升高至3.8、2.4、1.12、0.14、0.42和0.34 mg/L;藻类计数及藻种鉴定结果表明,此时期主库区最大藻密度达2.25×106L-1,以绿藻为主.水体混合后出现Mn质量浓度超标问题,达0.16 mg/L.  相似文献   
8.
将附有MnO_x的活性碳颗粒(MnO_x/AC)作为燃料电池(FC)的阳极,以研究锰氧化物(MnO_x)催化氨氮氧化过程的电子转移路径。结果表明,有MnO_x附着的活性碳在FC(MnO_x/AC-FC)中对NH_4~+-N的去除率比原始活性碳在FC(AC-FC)中对NH_4~+-N的去除率高1.3倍,且MnO_x/AC-FC的最大电流密度为26.0 m A/m~3,而AC-FC无电流产生。这表明MnO_x可作为电子介体把NH_4~+-N中的电子从阳极传递到阴极,最终被阴极电子受体的O_2接收。当添加质量浓度1 mg/L的Mn~(2+)于MnO_x/AC-FC电解液时,与无Mn~(2+)添加相比,NH_4~+-N的去除率增大至48.8%,可能是Mn~(2+)在MnO_x的自催化作用下能形成新的MnO_x,为催化氨氮氧化提高了更多的活性位,促进了NH_4~+-N的去除。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源突发性铬(Ⅵ)污染风险,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硫酸亚铁还原沉淀法对铬(Ⅵ)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硫酸亚铁还原沉淀法是可行的突发性铬(Ⅵ)污染应急处理方法,反应在较短的时间(10 min)内即可达到平衡;在不改变原水pH(7~8)条件下,当硫酸亚铁投加量为16 mg/L,铬(Ⅵ)污染强度为2.00 mg/L时,铬(Ⅵ)去除率达99.1%,出水铬(Ⅵ)与铁质量浓度分别为0.019、0.021 mg/L,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供水管网GIS的特点和应用现状,提出建立基于GIS的供水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在完成系统整体架构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自来水新装、管网改扩建、营业抄表和管网运行调度的业务流程,并进行了信息整合应用部分的功能设计,包括新建改造分析、产销差率分析、抄收任务更新、管网运行分析和事故影响分析等5个模块.整个系统通过GIS平台上的信息共享与集成,能够实现各类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决策,从而深化GIS在供水行业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