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对强化型缓冲带中的植物净化系统进行了研究,对芦苇和蒲草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蒲草和芦苇对水体中总磷能快速吸收、吸收效果显著,对总氮和有机物效果不明显;在最低种植密度(3株/m2)时,后期芦苇对试验效果的维持比蒲草好,在中等(6株/m2)和高等密度(12株/m2)时,蒲草对试验水体中总磷的净化效果较芦苇好;蒲草植株内的总磷含量较芦苇高,在相同时间内收获相同植株数量蒲草比芦苇对试验水体中总磷的移除量更大;工程应用时建议以蒲草为主,芦苇为辅;种植密度蒲草采用3株/m2,芦苇采用6株/m2;为避免植株腐败造成二次污染,芦苇和蒲草应在10月上旬至中旬收割。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吸附受污染河水中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炭吸附净化受污染河水,考察了不同吸附时间及投量下的净化效果,同时结合三维荧光光谱(EEM)技术探讨了河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宋梁路段河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DOM主要为类腐殖酸、类富里酸和芳香族蛋白质类化合物;河水的EEM中主要存在3个荧光峰和1个荧光峰带;活性炭对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的吸附效果较好,对芳香族蛋白质的吸附效果较差,最佳吸附时间为15 min.甘棠段河水的EEM中有2个荧光峰A和B(均为色氨酸类蛋白质)及1个峰带C(与类腐殖酸有关);活性炭最佳投量为0.5 mg/mL,此时峰带C消失,A峰和B峰强度变化率分别达到了81.31%和92.52%.  相似文献   
3.
在采用三维荧光技术分析组合MBR工程系统处理北运河受污染河水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变化的基础上,结合膜组件运行及污染状况、系统对DOC、UVA的去除效果,进行系统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受污染河水DOM中主要的荧光物质有芳香族蛋白质(荧光峰A和B)及类腐殖酸(荧光峰C),其中,A峰与B峰的中心位置分别位于240/380 nm及230/340 nm;经系统处理后,荧光峰的强度降低了21%~59.8%,同时部分芳香族蛋白质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此外,经A段、O段、和膜过滤后的COD、DOC、UVA等值均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且膜的截留作用贡献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1984—2009年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关于BAF研究与应用的多篇文献为基础,对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从宏观、微观和微生物角度进行机理分析,并从DO、C/N、pH以及滤料角度对影响脱氮过程的因素进行探讨,最后对曝气生物滤池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预臭氧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O3-BAC)工艺处理低碳源北运河通州段原水试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流比为1∶1时,系统对CODC r、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94.3%,均高于回流比0.5∶1时;向系统反硝化单元按C/N=3∶1投加外碳源后,TN去除率增长至34.5%,而此时系统对NH3-N和CODC r的去除率变化不大;系统气水比由6∶1降低至4∶1后,TN去除率继续增长至42.5%,CODC r和NH3-N去除率变化幅度不大,此时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观赏性河道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6.
京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实例分析与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找到适合在农村地区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势在必行.对京郊治污工艺进行了重点调研和分析评价,并结合国外村镇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人工湿地/土地渗滤等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和投资费用较低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可考虑作为北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途径,而在水源保护区、经济状况较好、排水水质标准较高的村镇地区,污水处理工艺可选择MBR及一些高效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7.
O_3—BAC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预臭氧—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O_3—BAC)工艺处理低碳源的北运河通州段原水,探讨了该系统的主要工艺参数与各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臭氧的投加对提高COD_(Cr)和NH_3—N的去除效果均有促进作用,且在投加量3 mg/L、接触时间30 min时臭氧利用效率最高;在此投加量和接触时间、回流比1:1时,COD_(Cr)和NH_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2%和94.3%,均高于回流比为0.5:1时,而TN去除率为13.4%,有所降低,投加外碳源和降低好氧单元气水比可使之升高;系统对UV_(254)去除率达到38.8%,其中臭氧接触单元去除率为18.66%,由臭氧氧化特性推断,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段后置式BAF工艺处理模拟高浓度生活污水,研究该工艺的去除效率以及运行条件对反应器去除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高浓度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性能.在进水量为5L/h的条件下,反应器对CODCr、BOD5、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0%、96%、92%、70%,出水CODCr、BOD5、NH3-N和TN的平均值分别为56 mg/L、15 mg/L、5 mg/L和15 mg/L,都能够满足设计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净化河道微污染水,渗滤柱内介质分别为不同厚度的火山岩、粗砂、铁矿砂和直径不等的砾石.粗砂滤柱出水水质NH3-N在0.05mg/L以下,TN在lmg/L以下,CODcr在(15~40)mg/L范围,TP在0.1 mg/L以下,叶绿素a在2mg/L以下;砾石滤柱出水水质NH3-N在0.05mg/以下,TN在1.5 mg/L以下,CODcr在35 mg/L左右,TP在0.1mg/L以下,叶绿素a在(1~5)mg/L范围.粗砂滤柱与砾石滤柱对微污染水的去除效率基本相同,但砾石滤柱渗透系数与粗砂滤柱相比.大了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臭氧氧化对地表水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臭氧氧化作用对受污染地表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投加比低于1mgO3/mgDOC时,臭氧对UVA、CODCr和UV410等有机物去除效率较高;臭氧投加比例为0.7mgO3/mgDOC时,BOD/COD由7.4%提高至18.4%,比紫外消光度(SUVA)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缓;不同臭氧投加比例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三维荧光指纹光谱变化规律表明,受污染地表水DOM中主要荧光物质为芳香族蛋白质(荧光峰A、B和C)及类腐殖酸(荧光峰D),其中,A峰、B峰和C峰的中心位置分别位于225/300nm、225/338nm和275/342nm;臭氧投加比例为0.7mgO3/mgDOC时峰强削减率为64%~81%,同时部分芳香族蛋白质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