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利工程   1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翻开我国的社会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历代的兴亡盛衰,无不与水利事业紧密相连。在永远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文明史迹中,有被称为世界十大奇迹之一的京杭大运河;有足令当代世界水利专家为之惊奇的都江堰系统工程;有被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蒸汽机之祖的我国古代水力机械;有被认为千古治黄技术之迷的东汉黄景治黄的卓著功业;有被世界各国广为传颂的大禹治水的动人传说。我国几千年水利发展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壮丽史诗,是一曲充满着世代劳动人民智慧、创造力的光辉乐章。水利与封建王朝的盛衰脍炙人口的古代大禹治水的传说,被认为是我国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成的媒介。当时为了战胜威胁着各氏族生存的滔天洪水,不仅需要各氏族的  相似文献   
2.
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自居易在离任杭州刺史时,怀着十分深沉和眷恋的心情,写了如下一首《西湖留别》诗: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荫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乍看此诗,人们或许会误认为这位誉盛诗坛的大诗人,大概是留恋于被宋代人吴自牧称为“自古至今,号为绝景”的西湖风光,或在杭州当刺史的声色  相似文献   
3.
都江堰--我国传统治水文化的璀璨明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江堰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各部分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完善的整体,通过各自功能的有效发挥,达到自动分水、泄洪、排沙、沉沙、稳定引水量的目的.工程布局合理,配合巧妙,功效显著,蕴涵着丰富、精深的科学哲理.都江堰工程的建成,造就了一个"天府之国",使之无论在分裂还是在统一时期,都是十分重要的经济中心,灌区的经济地位一直维持至今.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与发展的都江堰治水科技与文化,具有我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普遍特点,显示了我国传统科技的优越性.它又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表现,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想,而这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深刻的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之上的.都江堰是我国传统治水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智慧,具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长渠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水利灌溉工程,这一历史遗产现仍具有明显的水利工程效益,其长久工程效益给人以历史启迪。通过与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的芍陂、它山堰、木兰陂等古代水利工程比较,可知长渠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长渠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献基础,在区域经济史上发生过重要影响,在古代水利技术上有许多重要创造。  相似文献   
5.
都江堰--我国传统治水文化的璀灿明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守李冰创建了长江流域水利开发的第一项巨大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工程巧妙地利用了岷江的自然环境,比较合理地进行渠首建筑物的布局,施工、维修因地制宜,由此而发挥出它持久而巨大的效益。此外,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都江堰工程积累了深厚的水利技术经验,并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都江堰治水化。在建成二千余年后,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着社会、经济与环境、生态等多种效益。  相似文献   
6.
北宋时期初创的几项运河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自建都汴京至宋室南渡为止的一百七十余年间,在治理运河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技术,保证了当时漕运的畅通,使我国古代人工运河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些新技术,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我国几千年来光辉灿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研究与借鉴。本文简介了船闸、澳闸、束水攻沙、古清沙船、破冰船的创立过程和技术概貌。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水利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都素负盛名。何以这样?本文仅从我国古代水利人才政策这一侧面进行探讨。 根据记载,我国历史上采取过重任、专责、尊崇、信赖、举荐、广纳等比较开明的水利人才政策,以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 重任 专责 重任,首先表现在对水利重视。统治者视水利为治国安邦大业。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向齐桓公献计时就提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管子·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提到中国古代围田的研究,大都以太湖平源的圩田,两湖平原的垸田以及珠江三角洲的基因为代表。考察其起始年代,最早也不过是北北宋年间。但在古代治黄专著贾站三策中,中论述治水与治土的关系时,却可以发现早在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地区的人民,由于农业发展的需要,纷纷争占肥美的滩地,出现了与水争地的情况,在与水争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规模由小到大的围田。并且还有地方政府将滩地租佃给百姓的记载,可见当时的围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虽然与水争地是黄患的成因之一,但却将我国围田的起始年代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古人对黄河泥沙及其运动的观察和认识由来已久,并形成了初步的泥沙理论,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黄河水流含沙量、泥沙淤积规律、泥沙冲刷规律、束水攻沙理论,以及泥沙冲淤与河道变化的关系等。此外,历史上治理黄河泥沙的实践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比进行了分析,即:泥沙清浚、束水攻沙的实践、王景治河与贾鲁治河中的治沙问题、河口治理、泥沙利用。  相似文献   
10.
自西汉中叶到东汉前期,黄河决溢频繁,灾害严重。直到东汉永平12年(公元69年)王景主持治河以后,黄河的灾害才显著地减少了。从史籍的记录来看,自王景治河功成以后至唐末将近800年中,不仅没有看到有关黄河大改道的资料,而且一般的决溢都很少。史家们把黄河这一段历史时期称为“八百年安流”期,把在这一段时期中基本稳定的黄河下游行经路线称作“汉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