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9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5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比连续相驱油体系(传统聚合物溶液)与分散相驱油体系(颗粒型聚合物SMG水分散液)驱油机理及性能,利用微流控技术模拟SMG水分散液在孔隙运移中的颗粒相分离现象,以生物流体力学中红细胞树状叉浓度分布理论为指导,建立SMG在不同孔隙中浓度分布数学模型,开展连续相与分散相驱油体系的微观和宏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表明,连续相驱油体系无区分地进入所有波及区域,增加不同大小孔隙中的流动阻力,而分散相驱油体系注入过程中产生颗粒相分离现象,SMG颗粒在大孔隙中聚集形成桥堵,携带液进入小孔隙中驱油,SMG颗粒与携带液分工合作,逐级启动相对低渗区域的剩余油,实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分散相驱油体系的增油降水效果比连续相驱油体系更好,这与矿场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海上油田未开发储量中的低品位、难采储量越来越多,受环境、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海上三低油田开发起步晚,尚未达到规模和有效开发的阶段。基于对海上三低油田地质油藏特征的深入分析,总结了已开发油田的主要生产特征及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难点;结合海上开发条件和现状,提出了推广长水平井和多分支井技术、单井压裂和整体压裂结合、实施合理注水开发和全过程储层保护等有效的开发策略,为探索海上三低油田有效开发模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康晓东  刘海岩 《硅谷》2011,(16):192-194
面对种类繁多的服务,用户如何才能选择想要的服务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UDDI服务查找无论是在查准率还是查全率上都无法满足业界的需要。引入语义网技术后,服务查找性能得以改观。但传统基于本体的经典语义匹配服务发现方法同一等级的服务无法区分。通过对传统的语义匹配方法进行研究,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语义距离计算的元素级语义匹配服务发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被断层隔开油藏中常常含有有限或无限的线性水体,由于断层连通性认识不清使得人们常常对水体的类型判断错误。现有油藏开发人员对存在部分连通断层的油藏试井解释模型研究仅针对均质油藏、复合油藏、双重介质油藏,而并没有对线性水侵油藏进行研究。通过引入界面表皮的概念,将部分连通断层视为一个无限薄的表皮边界,运用渗流力学、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数学基础理论,建立了存在部分连通断层的线性水侵油藏试井解释新模型,求得模型的Laplace空间解,利用计算机编程绘制了相应的典型曲线并对曲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例应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
海上非均质油藏经长期注聚开发后,非均质性增强,出现注水突进严重、含水率高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室内体系评价、物理模拟及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聚合物与预交联凝胶颗粒(PPG)复合调驱体系的黏弹性能、封堵性能及调剖能力.结果 表明:所形成的复合体系同时具有较好的黏性性能与弹性性能;在聚合物驱注入实验过程中,压力与阻力系数具有快速上升与快速下降的规律;PPG在注入过程中注入压力曲线呈现较大的"凸"形,在岩心中运移过程的形式是"运移-封堵-突破-运移",而复合体系则具备了聚合物和PPG两者的优势特性,对非均质储层,可实现深部运移与封堵.从驱油效果可以看出,相比单一注聚合物、PPG体系,复合驱过程中含水率下降漏斗面积较大,最终采收率为54.8%,提高采收率分别为3.6,7.7百分点.所形成的复合调驱体系能较好地解决目前海上非均质注聚油藏出现的注水突进严重、含水率过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海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其开发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基于当前近海油气田对区域开发的需要和实践,提出了基于“区域中心+次中心+简易生产设施”工程平台模式的工程应对策略并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洛伦茨曲线分析油藏吸水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洛伦茨曲线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讨论了应用该方法分析油藏吸水状况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用相对吸水量和相对注水时间制作的油藏吸水太况洛伦茨曲线,以比较客观地反映油藏储层的吸水状况以及油藏储层吸水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表征煤层气藏强化开采过程中的复杂地质力学效应,同时考虑多孔介质全组份多过程物质运移特征,构建了煤层气藏强化开采全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开发了相应的数值模拟算法,并据此进一步剖析了地质力学效应以及注入气组成对孔渗参数及注采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应力效应与基质膨胀/收缩作用均可显著地影响孔隙度与渗透率,但两者作用方向相反,注入CO2诱发的基质膨胀可使注入井附近渗透率损失近90%。随着杨氏模量的增大或者基质形变强度的降低,CO2突破时间提前,导致煤层气产量及CO2埋存量降低。研究成果可为煤层气产能准确预测及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综合高速效应的凝析气藏流入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井底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凝析液在近井地带开始析出并不断聚集产生凝析油堵塞现象。因此,在制定凝析气井工作制度时,通常以控制生产压差为指导思想,往往忽略高速流动下凝析气液相变的非平衡特征。对于凝析气体系,当外界温压变化速度超过凝析气液的相平衡速度时,凝析气体系相变滞后,开始呈现非平衡特征,即凝析液的析出量随着压降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凝析气在向井筒流动的过程中,近井区高速流动使凝析气产生非平衡相变,凝析气在比较高的压降速度下流入井筒,使得凝析液来不及析出。在分析非平衡相变规律与近井地带凝析气渗流参数分布的基础上,评价凝析气液流动过程中的非平衡特征,给出了考虑非平衡相变的凝析液饱和度分布计算公式,并进行了产能预测结果对比。实例分析表明,可以通过适当放大生产压差,增加凝析气液相变非平衡特征,减小井筒附近的凝析液饱和度,提高气井产能与气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PDF(portable documentformat)文件是用于电子文档分发的理想格式,是全球电子文档分发的开放式标准.从PDF文件中提取可供识别的图像,有利于图像识别和信息处理.详细介绍了一种从PDF文件中提取可识别图像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