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北盆地以常压盆地著称,针对局部异常高压,利用实测资料结合测井压力预测,分析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地层压力纵向及平面分布特征;应用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方法恢复古压力,分析异常高压演化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探讨异常高压下油气成藏特征,并建立不同压力系统下油气运聚模式。研究表明:阜宁组在成藏期已发育异常高压,经历复杂增压—降压—缓慢增压过程后,至今仍在一定范围内保存异常幅度;异常高压为内坡阜宁组形成富集油藏提供重要动力条件,尤其对源下油气成藏起到明显控制作用。异常高压发育特征研究对拓展内坡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层序地层学理论自提出来,在油气勘探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其众多的术语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便是凝缩段,凝缩段的研究始终是层序地层学中的热点,本从凝缩段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凝缩段的地震识别,测井响应,以及它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古生物特征,最后,总结了凝缩段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地质意义,指出在分析油气成藏条件时,应充分考虑凝缩段的作用,并进一步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构建新的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堂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改进教学方法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展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主旨在于强化专业理论课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加强该课程的实验实习课教学内容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专业课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在实验实习课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专业特色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莺歌海盆地流体底辟构造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莺歌海盆地是一个独特的沉积盆地,其以强烈的底辟构造,巨厚的沉积盖层,快速的沉降沉积活动和异常高温高压等地质现象而称,在调研大量献的基础上,对莺歌海盆地底辟构造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盆地内的底辟构造属于流体底辟构造,阐述了底辟构造的发育特征,从底辟产生的物质基础(流体源)和外界条件(热能、退覆层系,外力)等方面探讨了流体底辟的成因机制,总结出流体底辟构造形成的理论模式,并从圈闭,运移,保存等方面阐述了底辟构造对天然气成藏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拉曼光谱分析是刻画有机质成熟度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法。通过对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磨溪地区21块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样品中的沥青开展系统的拉曼光谱分析,并用经验公式获取沥青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表征了沥青所处的成熟阶段,进而探讨了储层经历的热演化及改造作用。结果表明,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溶蚀孔洞及裂缝充填沥青绝大多数都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占比达81.1 %;沥青拉曼光谱参数在等效镜质体反射率3.0 %处存在明显的转折点,构成两段式变化趋势特征。沥青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偏离正常演化趋势的异常高值,记录了储层经历的热异常,是明显的高温热流体活动响应,其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反映了热流体活动的多期性,表明储层经历了多期热液蚀变改造,佐证了原油裂解成气而构成现今全是气藏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莺歌海盆地流体底辟构造及其成藏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目前仍为研究热点的莺歌海盆地底辟构造问题。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认为莺歌海盆地的底辟属于流体底辟构造,并从空间概念上分横向和纵向阐述了底辟构造的发育特征。针对莺歌海盆地的特殊地质现象,探讨了底辟的成因机制,以及底辟构造的成藏贡献。  相似文献   
7.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气藏的充注期次和主成藏期,对采自12口井上侏罗统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的34块样品开展了流体包裹体研究。对流体包裹体进行系统的镜下岩相学特征观察以及显微测温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营城组火山岩储层中捕获的流体包裹体记录了6期热流体活动,其中前4期热流体活动与该储层发生的4期天然气充注密切相关,后2期热流体活动则记录了火山活动的信息。结合该区埋藏史综合分析结果得出,4期天然气充注发生于距今120~85 Ma,且每次充注持续时间均小于10 Ma,其中发生于泉头组沉积末期-青山口组沉积中晚期的第三次天然气充注是营城组火山岩气藏的主成藏期。  相似文献   
8.
莺—琼盆地是世界上的一个独特沉积盆地,普遍发育高温高压,具有强烈而频繁的热流体活动。研究表明,沉积盆地内的热流体活动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在压力系统这一主要驱动机制作用下的流体聚散动平衡过程。为了清楚地认识莺—琼盆地中的这一过程,更好地服务于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本阐述了热流体活动在地震响应、地化指标、流体包裹体等示踪标志上的表现,进而追踪莺—琼盆地中的热流体活动,并指出作为油气载体的热流体的各种示踪标志,在油气运聚动平衡过程中指示了油气运聚发生的路径和方向。综合应用各种热流体活动示踪标志,有助于进行油气运聚成藏的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9.
琼东南盆地压力场及其演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琼东南盆地是一个具有多个富生烃凹陷的海上含油气盆地,但经过多年的油气勘探工作,仅在YC13-1构造上获得-大气田,在勘探实践中最大的困难之一,是不能彻底认清与油气运聚密切相关的超压,在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琼东南盆地的压力场作出了系统的描述,从单井压力特征出发,总结出了四种特征类型(常压型,单段超压型,超压囊型和旋回超压型),进而对全盆地的现今压力分布特点作了阐述,并对全盆地的压力场进行了分区,借助数学模拟手段,再现了地质历史时期压力场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莺歌海盆地流体底辟构造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莺歌海盆地是一个独特的沉积盆地 ,其以强烈的底辟构造、巨厚的沉积盖层、快速的沉降沉积活动和异常高温高压等地质现象而著称。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对莺歌海盆地底辟构造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盆地内的底辟构造属于流体底辟构造 ;阐述了底辟构造的发育特征 ;从底辟产生的物质基础 (流体源 )和外界条件 (热能、退覆层系、外力 )等方面探讨了流体底辟的成因机制 ,总结出流体底辟构造形成的理论模式 ;并从圈闭、运移、保存等方面阐述了底辟构造对天然气成藏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