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塔河特大型油气田勘探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总结塔河特大型油气田所取得的成果与认识,结合不同时期的重大油气发现和理论认识,分析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勘探实践表明,塔河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及后期每次重大的油气突破,都是在理论创新、勘探思路转变、科学的勘探决策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取得的.塔河特大型油气田勘探理论持续的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指导了塔里木盆地其它地区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领域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2.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储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属古岩溶缝洞型油藏,储层发育受控因素多,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多样,储集类型复杂,既有裂缝-溶蚀孔隙型储层,也有裂缝-溶洞型储层,堪称世界上最复杂特殊的碳酸盐岩油藏,油藏描述难度大,常规的储量计算方法不能有效使用。在分析塔河油田缝洞型储层连续性特征尺度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孔隙体积来表征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储集性及相应的储量计算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典型区块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量,对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精细描述和后期开发方案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桑南地区三叠系中油组储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三叠系地层是塔河油田主要的产油气储层之一。桑南三叠系中油组储层物性好。属高孔隙、渗透性好的储层。中油组储集岩孔隙主要受成岩作用影响.储集砂体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桑南三叠系中油组主要有利储层发育区在研究区中部,而西南和北东部孔隙相对发育较差.不利于油气的聚集。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等效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储集空间多样,储集类型复杂,油藏模拟和动态预测难度大,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的油藏数值模拟器很难模拟裂缝-溶洞型双重介质系统。应用渗流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裂缝-溶洞型双重介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裂缝-溶洞型双重介质与裂缝-基质型双重介质等效的数学表达式,为更好地应用现有的数值模拟软件来模拟塔河缝-洞型油藏提供了依据。应用此方法,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一口油井进行了模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塔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南部,在奥陶系大型古潜山背景上形成了塔河地区奥陶系大型地层不整合-古岩溶圈闭.该圈闭的进一步勘探表明,圈闭主体部位储集层为奥陶系下统鹰山组岩溶缝洞型储集体,而圈闭南部新发现奥陶系下统一间房组颗粒灰岩孔隙型储层.该类储层主要储集空间为粒间孔和针尖状溶蚀孔,在微裂缝、缝合线等连通下形成了厚度约20~30m、分布约200km2的较广泛的层状孔隙型储层.成像测井资料的进一步解释处理发现,其溶孔孔隙度达5%.该类储层主要受台地边缘生屑滩相展布的控制,后期溶蚀作用有利于改善其储集性能.颗粒灰岩储集体与上覆奥陶系中—上统泥质灰岩、石炭系下统泥岩区域性盖层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并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在烃源区高成熟油气多期充注下形成了中质—轻质油藏,具有良好的勘探效益.在已完钻的几口探井中经酸压获高产油流,充分展现了这一勘探领域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塔河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利用岩心观察及室内镜下鉴定、扫描电镜,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和测井解释等研究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二叠系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储集空间成岩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塔河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集层主要为英安岩和火山角铄岩,其次为玄武岩和凝灰岩。火山岩储集空间可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两类11亚类,孔隙类型以裂缝-孔隙型为主。火山岩先后经历了冷却成岩和次生成岩两个成岩阶段,次生成岩阶段是火山岩成为有效储集层的重要成岩作用阶段。图5表3参7。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塔深1井寒武系储层与成藏特征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塔里木盆地塔深1井是中国第一深井,钻探目标是阿克库勒凸起东侧寒武系碳酸盐台地边缘的大型建隆圈闭。通过钻探,建立了奥陶系-寒武系地层层序。经证实,超深层建隆体内储层发育,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有晶间角孔、晶间溶孔和无结构选择性的溶蚀孔洞及网络状裂缝,并且储层呈随深度加深变好、溶蚀孔洞越发育的特征。初步认为,烃源岩生烃时排出的酸性流体产生的溶蚀是储集空间形成的主要因素;超深层(>7000m)建隆体具多期成藏的特征。特别是在岩心上和荧光薄片中见到液态烃,提示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在不同地区(盆地)的特定地质条件下"液态窗下限"的问题。塔深1井的地质成果将有效指导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勘探。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沉积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合古生物、测井、岩心、地震、地化等资料,对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沉积特点及成因的分析表明该组砂岩总体具有向上变粗变厚的进积式沉积序列:上部的Ⅰ-Ⅲ油组主要为河流相,下部Ⅳ-Ⅴ油组为受潮汐影响的扇三角洲前缘和平原相。该组受潮汐影响体现在:(1)富含陆相轮藻化石,并见个别半咸水介形虫类和疑源类微体化石;(2)局部有波状、透镜状层理、生物扰动层理和冲刷充填层理;(3)该组底部泥岩的锶钡比值介于0.021~0.716,具半咸水-微咸水-淡水的变化特点;(4)Ⅳ-Ⅴ油组总体处于巴楚组双峰灰岩潮坪相到Ⅰ-Ⅲ油组河流相沉积的过渡相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塔北地区油气产出特点及成因机制,详细探讨了常规原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指出常规原油主要受成藏时间、油气源区、运用条件、保存条件和构造条件等因素控制,它们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决定了常规原油在区域上的分布.在诸多控制因素中,尤以源区源岩热演化程度以及成藏时及其后的保存条件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塔深1井寒武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深1井是中国及亚洲陆上最深的探井。在埋深8400m左右、温度160℃、压力80MPa环境下的上寒武统白云岩溶洞储集体中发现了褐黄色的液态烃。研究表明,井深6800~7358m的下奥陶统—上寒武统气样的烃类气体含量为97%,干燥系数为0.97,甲烷碳同位素平均值为-37.9‰,对应的气源岩Ro为1.65%~1.91%,属于典型高演化油型干气,天然气轻烃指纹分析表明与塔河天然气具有相似的母质来源;塔深1井(8406.4~8407.37m)液态烃的正构烷烃齐全,OEP为1.029,C21-/C21+为0.49~1.46,Pr/Ph为0.762~0.991,具有植烷优势,反映了还原—强还原环境的海相腐泥型烃源岩;从表征原油成熟度变化的Pr/nC17,Pr/nC18及芳烃甲基菲指数等分析,与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有较大区别,与来自中下寒武统烃源岩的塔东2井、T904井原油相似,其族组分碳同位素δ13C分布于-29.13‰~-25.84‰,具C27>C28<29甾烷特征,初步认为其来自于中下寒武统烃源岩,而高地层压力可能是其保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