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背斜和断层二维模型上,采用等炮检距的特殊观测方法,进行了 P 波和 P—SV 转换波的同时观测。结果获得了相当清晰的 P—SV 转换波,并首次获得了转换绕射波。初步的分析研究表明:P—SV 转换波所反映的构造形态与 P 波所反映的构造形态相似,这说明可以用转换波进行勘探,也可用来印证 P 波的结果;在小于或等于界面埋深的炮检距上可同时观测到 P波和 P—SV 波,这比理论研究认为要在1~3倍界面埋深的距离上才能观测到P—SV 波的距离要小,P—SV 转换波的主频低于纵波,频谱宽度相近;P—SV转换波的速度低于纵波,其分辨能力应强于纵波。  相似文献   
2.
海底多波多分量AVO反演岩性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海底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能够提供含气高压地 地质信息,这些分量对利用振幅随偏移变化(AVO)进行岩性参数反演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利用正演技术分析研究氏多波地震资料中岩性参数反的敏感性,有助于充分利用海底多波地震资料提高AVO反演性参数的可靠性。本文应用计算反射系数的Zeppritz方程,实施海底多波多分量合成数据的岩性参数AVO反的敏感性分析,确定哪些岩性参数或它们的组合关系能最佳地从AVO资料中反演  相似文献   
3.
一种分离纵横波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离纵横波有多种方法,比较常用的是τ-p变换法。一般认为纵波和转换横波在τ-p域彼此是近于分离的,无大的重叠区, 因而可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分离这两种波。实践说明,这两种波的斜率值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是难以分离的,不好一刀切。我们认为按纵波或横波的轨迹进行切除,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文中给出了轨迹跟踪切除法分离纵横波的原理,以及记录道距、变换间隔和随机噪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试验结果说明,当变换间隔dp=5.4×10~(-6)不变时,对同样排列长度,道距dx缩小一倍(道数增加一倍),假频明显减少,分离效果好;当道距dx不变时,变换间隔dp减小一倍,假频消失;分离效果更好。可见,减小dx和dp,都会改善分离的效果;随机噪音不影响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4.
伪谱法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建立在弹性波方程基础上的伪谱法地震波传播正演模拟及其模拟结果。伪谱法的特点是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求解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效率很高,其主要研究的是各向异性介质和层状介质中地震波传播 的特征。相应的程序可用于均匀介质和不均匀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伪谱法是一种有效的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HQ地区复杂地质结构的三维地质模型,开展超声波模拟实验的波场观测和分析,获得了多层介质复杂波场的超声模型记录。从获得的超声模拟时间剖面上可见,在复杂地质结构情况下,单层反射界面会显示成“似多层”同相轴的时间剖面,显得同实际地质剖面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复杂地质结构地区应进行复杂波场的偏移归位和三维地震勘探;在解释中还应注意各种特殊波的研究。多层介质对复杂波场的影响,文章亦作了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中杨子地区典型局部构造的波场特征,本文对MYH构造进行了物理模拟研究。本文论述了MPH构造地质模型特点;物理模型的选材及复杂的液体-固体模型的制作技术;观测方式以及资料处理和分析方法。并就盖层的影响,野外记录中短斜同相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以多相位形式出现的侧面波是本区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种规则干扰。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三维模型试验的装备和自制换能器的特点。较详细地叙述了直角断层和两个背斜加一个倾斜断层的典型三维模型的观测结果,并与有关的二维模型记录做了比较,由此说明野外三维勘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