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对两种结构的网格翼的气动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弹翼安装于由3倍弹径长的尖拱形头部和7.4倍弹径长的圆柱段组成的旋转弹身上。一台主天平和四台翼天平分别用来测量整个模型和每片翼的载荷,在测试中,翼偏转0°~15°。马赫数范围变化从0.5~3.5,测试了每片翼的法向力,铰链力矩和根部弯曲力矩系数。结果表明,和同样尺寸的平板翼相比,网格翼铰链力矩系数极小,法向力和根部弯曲力矩和平板翼的差不多,并且网格翼的轴向力比升力相似的平板翼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空间攻击的修正比例导引规律。与根据最优控制理论获得的导引规律相比,实施比较方便。对某型反坦克导弹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本方法可用于导弹总体方案设计阶段参数的选择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4.
5.
由于电液伺服系统本身的特点使某些干扰信号频段与正常信号的频段很靠近,普通数字滤波器很难起到较好的作用。为了能够精确过滤这些干扰信号,改进了Hilbert-Huang变换中所提出的经验模式分解(EMD)算法,扩展了极值点的定义,给出了插值判断条件,新增了分解结束判断条件。改进后的EMD算法对电液伺服系统信号有更好的包络效果、更佳的分解效果和更快的分解速度,可以满足实时滤波要求。将基于改进EMD算法的实时滤波器应用于实际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后,同普通数字滤波器和原EMD算法进行对比,其结果验证了该滤波器的滤波效果优于普通数字滤波器,计算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电液伺服阀的测量和筛选过程中,为进行伺服阀死区和分辨率的测量,需要检查数据序列中的突变点。目前突变点的主要检测方法有Mann-Kendall算法、累积和控制图(CUSUM)算法、最小均方差(MSE)法、小波变换法等,但这些检测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直线拟合法,采用变换拟合尺度逐步逼近的方式来检测突变点。将时间序列按给出的初始长度计算法划分为若干段,每一段用最小二乘拟合的直线代替。比较相邻拟合线段的斜率,其中斜率变化最大的两段线段之内存在突变点。在该两段线段的范围内缩小拟合尺度,继续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查找,直至拟合尺度收敛为1,此时斜率变化最大的点即是原时间序列的突变点。将该检测方法同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并在伺服阀测试系统和故障检测信号中进行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在查找突变点时的准确性、针对复杂信号时的有效性和计算效率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