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8篇
建筑科学   5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小燕  唐小真 《功能材料》2013,(15):2202-2205,2212
采用原位模板法在室温下合成了贯穿型磁性聚膦腈纳米管,研究了该磁性聚膦腈纳米管对有机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作用。分别讨论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亚甲基兰的初始浓度及磁性聚膦腈纳米管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含11.5%Fe3O4的贯穿型磁性聚膦腈纳米管的比磁饱和强度Ms为2.68A.m2/kg,磁响应性强烈,分散在水中后可通过钕铁硼永久磁铁迅速富集;吸附率随吸附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72h时几乎可吸附完全;吸附行为较好地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率随亚甲基兰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磁性聚膦腈纳米管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吸附率和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60℃时,几乎吸附完全。  相似文献   
2.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制备中空乳胶粒子的过程中,复合乳液(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醛(MA))进行种子聚合时,St/BA的质量比和MA的用量对胶乳粒子的空径、粒径和表面羧基质量摩尔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St/BA的质量比为19,MA质量分数为单体的5.6%时,形成的乳胶粒子的空径最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醚聚氨酯,并以聚氨酯、高氯酸锂和增塑剂为组分,制备了一系列新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运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交流复阻抗谱、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体系性能和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聚氨酯/高氯酸锂复合物中,增塑剂的加人会导致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力学性能有所下降,离子导电性能显著增加。在所研究的6种增塑剂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二乙二醇二甲醚、N,N-二甲基甲酰胺、聚乙二醇400和丙三醇中,聚乙二醇400对聚氨酯/高氯酸锂复合物的增塑效果最好,该体系室温电导率达到10-4S/cm。  相似文献   
4.
一种磷腈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PS无卤阻燃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以新的方法合成无卤素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磷腈化合物二(苯氧基)磷酰基三(苯氧基)磷腈,对其结构和其他性能进行了表征。将其与聚苯乙烯按比例共混后测试了其氧指数和力学性能等指标,发现当该化合物含量提高时,其氧指数升高,力学性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以电镜和红外表征,发现两相相容性能良好。说明二(苯氧基)磷酰基三(苯氧基)磷腈是一种新型的无卤阻燃剂,可以改善聚苯乙烯的阻燃性能,在一定含量范围中,对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可以预测,在选择合适的协调体系下,此化合物可以极大地改善聚苯乙烯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有效介质理论在聚氨酯固体电解质中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利用有效介质理论(EMT)对聚氨酯(PEU)掺杂盐复杂固体电解质体系的导电机理建立了模型。用数学的方法推导出了该体系电导率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预计出随硬段聚集体的增加会出现电导率的极大值,并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共聚物在不相容共混体系中界面行为的Monte Carlo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由体积扩散(FVD)算法模拟了不同结构的共聚物在不相容熔融共混体系中的界面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加入少量共聚物后,共混体系的相分离程度明显降低,从其形貌来看,分散相相区尺寸变得更小,更分散.所有这些表明,加了共聚物作为增容剂后,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有明显的提高.而交替共聚物比相应的二嵌段共聚物增容效果更好,与文献中报道的实验现象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不对称熔融共混体系相行为的Monte Carlo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自由体积扩散(FVD)算法模拟了不对称A/B型不相容熔融共混体系的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如果温度足够高,即使不相容共混体系同类似于相容体系的相行为。还模拟了低分散相含量的A/B型不相容共混体系呈现出的部分相容的现象,认为部分相容的原因是由于B的含量非常低,分子链热运动过程中,B与B聚集到一起的机会比75/25的A/B共混体系要少得多,分散相相区尺寸非常小,部分锭甚至以分子级水平与A相混,因而共混物  相似文献   
8.
PC/PS共混体系透光性能和正负双折射补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C/PS共混体系及其增容体系的透光性能和双折射,结果表明,PC/PS共混体系虽是一个不相容体系,但仍然是一个透明本系。  相似文献   
9.
10.
Six preparation methods for polymeric organic-inorganic nanocomposites and their respective mechanisms and features are reviewed. The extraordinary properties of polymeric organic-inorganic nanocomposites are discussed,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re evalu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