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矿业工程   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力电池功率密度性能测试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力电池功率密度是辅助车辆系统和电池包设计的基本数据。本文采用日本JEVS和美国FreedomCAR项目中的功率密度测试方法,以8.5 Ah/12 V(美国)和5.5 Ah/3.6 V(日本)等动力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功率密度测试结果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测试评价方法中,由于内阻确定方法不同,导致计算得到的动力电池功率密度存在较大差异;JEVS法采用0~10C“系列”充电或放电电流下的电压响应特性表征电池功率能力,可避免单一电流造成的结果偏差,但没有考虑高倍率充电或放电电流下电池功率能力变化;HPPC法兼顾中低倍率及高倍率充电或放电电流下的电压响应特性,但采用某一电流表征电池功率能力会有单一电流造成的结果偏差问题。  相似文献   
2.
锂动力电池寿命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对于锂动力电池储存寿命和循环寿命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以容量衰减、电阻增加与衰退为基础建立的寿命预测模型的研究成果。统一储存寿命和循环寿命预测,并综合考虑我国动力电池使用条件和外部环境情况,这对锂动力电池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车辆的发展和动力电池组热越来越突出的安全问题,促使了换热系统的研究需求。在考虑电池组自产热率的基础上,利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车用动力电池组换热规律的简化模型。以某动力电池组为例,运用该模型分析换热过程中的时间、流体温度、电池组温度、换热功率及换热量。分析结果用于评价现有换热系统是否合理,或运用该模型优化换热过程参数使得设计的换热系统合理。结果表明,恒定流体温度换热策略并不是最佳的换热策略。  相似文献   
4.
线性调节器在EV动力电池组性能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简称EV)用动力蓄电池组(Power Accumulator Battery,简称PAB)综合性能测试系统中.将传统的电流源型线性调节技术与整流和有源逆变技术有机地结合,提出利用电流源型线性调节器的工作特性来实现电流高精度、低纹波(≤0.2%)、全范围调节的方法;针对充电放电切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瞬时冲击电流问题,进一步推导出了限流电抗器的计算方法;采用电力电子仿真软件Powersim对改进的拓扑电路进行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和电路实验验证了线性调节器在EV用PAB综合性能测试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工况循环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点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功率等级的工况循环条件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容量、内阻等的变化规律,期望对建立合理的循环寿命评价测试方法有所帮助。研究结果显示:25℃、100%功率等级条件下,循环72815次,即满足相应车型行驶8.0×104km,电池容量衰减了5.6%,直流内阻增加9.6%。工况循环过程中电池正、负极嵌入–脱嵌能力均有不同程度衰减,但负极衰减更大,其SEI膜(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阻抗、电荷转移阻抗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高功率型镍氢动力电池内阻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淑红  吴锋  王子冬  高飞 《矿冶》2010,19(1):57-61
使用6.5Ah/1.2V(国产)、8.5Ah/12V(国外)两种功率型镍氢动力电池作为内阻研究对象,不同内阻测试方法(DCR法、HPPC法、脉冲充放电法)的结果差异表明:HPPC方法内阻值高于Mccf方法,DCR方法内阻值在30%~70%的SOC状态时接近Mccf方法。DCR和HPPC方法能同时计算电池放电内阻和充电(再生)内阻,可以得到SOC范围较宽的电池内阻,Mccf方法由于定义限制,仅能计算出30%~70%SOC之间的充电内阻。作者建议:根据DCR和HPPC两种内阻测试方法的特点,采用中低倍率系列电流及高倍率大电流综合的方法确定电池内阻。  相似文献   
7.
采用LiFePO4商业电池的正电极组装成扣式电池,以温度和放电倍率为加速因子进行加速寿命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寿命循环前期的扣式电池,容量和功率均出现先增加后衰减的变化规律.高温加速了电化学过程,但对锂离子扩散系数影响不大.大倍率放电,使电极的极化加强,加速了电池老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深入发展,需要一个测试和仿真平台研究动力电池系统是否满足实际车辆的使用要求。利用CAN总线技术,把综合环境模拟设备、动力电池系统及其动态载荷测试与仿真设备集成一起,搭建了一个平台,进行综合环境下动力电池系统复杂工况的测试与仿真研究。众多的实际测试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测试仿真平台满足动力电池系统的测试与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技术已成为我国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目前我国参与电池研究和生产的企业众多,但总体实力不强,产业链条不完整。在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启动“863”电动车重大专项时,我国在动力电池的制造技术方面与国外相比,特别是与欧洲、美国和韩国的技术水平相比略胜一筹,与日本相比还有差距。但是到了2011年,我们再看国外的技术水平,除去日本之外,在较之以往领先的欧洲、美国、韩国等地区和国家中,我国仅比欧洲先进一点,美国和韩国的企业在大规模生产技术、材料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现了快速增长,年产销量均接近8万辆,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之一的动力电池技术进步对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动力电池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检测标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文对我国动力电池标准的演进进行了分析,按照目前我国现行动力电池标准GB/T31384、GB/T31485、GB/T31486,选取10种国内外典型动力电池详细对比了不同材质、工艺的动力电池的电性能、安全性能及存储性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