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4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197篇
电工技术   558篇
综合类   547篇
化学工业   867篇
金属工艺   281篇
机械仪表   498篇
建筑科学   757篇
矿业工程   302篇
能源动力   195篇
轻工业   876篇
水利工程   285篇
石油天然气   350篇
武器工业   103篇
无线电   6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6篇
冶金工业   271篇
原子能技术   60篇
自动化技术   70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268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203篇
  1993年   218篇
  1992年   238篇
  1991年   224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分割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高质量标签但较难获取的问题,提出基于3D scSE-UNet的半监督学习分割方法. 该方法使用自训练的半监督学习框架,将包含改进的并行空间/特征通道压缩和激励模块(scSE-block+)的3D scSE-UNet作为分割网络. scSE-block+可以从图像空间和特征通道2个方面自动学习图像的有效特征,抑制无用冗余特征,更好地保留图像边缘信息. 在自训练过程中加入全连接条件随机场,对分割网络产生的伪标签进行边缘细化,提升伪标签的精确度. 在LiTS17 Challenge和SLIVER07数据集上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当有标签图像占训练集总图像的30%时,所提方法的Dice相似系数(dice score)为0.941. 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半监督学习分割方法可以在仅使用少量标注数据的情况下,取得与全监督分割方法相当的分割效果,有效减轻肝脏CT图像分割对专家标注数据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Lumogen(C22H16N2O6)薄膜在真空紫外波段的光致发光特性及辐照损伤,采用热阻蒸发法,以氟化镁为基底制备Lumogen薄膜。使用真空紫外荧光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分别对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荧光强度衰减变化、表面形貌、透过率等进行测试与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真空紫外波段的最佳激发波长为160 nm;发射峰宽为500~620 nm,峰值位置是在528 nm处;在160 nm激发波长持续辐照20 h后,发射峰位置的荧光强度由快及慢地从8.76衰减为0.83,整体下降了90.5%;薄膜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从10.96 nm增加到14.96 nm;160 nm真空紫外光的高光子能量使Lumogen分子中的荧光助色团-OH断裂,薄膜表面受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被真空紫外光持续辐照后的Lumogen薄膜在250~450 nm波段内的透过率下降了约50%。研究结果表明,Lumogen薄膜在持续高能真空紫外光辐照下,薄膜表面会造成损伤,光学性能会下降,为其在紫外探测器件及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大气中高效收集水蒸气,采用简单绿色的水热法制备具有高稳定性的铝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ZJU-210.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进行晶体结构分析,利用同步热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稳定性和吸附-脱附动力学,利用气体与蒸汽吸附仪分析样品的孔结构和水吸附性能. 分析结果显示,ZJU-210延c轴形成一维方孔道,孔道直径约为0.58 nm. ZJU-210的孔道内拥有丰富的氮位点和氧位点,增强了材料孔道的亲水性,使ZJU-210在20%相对湿度下(25 ℃)水质量分数高达40%,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吸附-脱附循环. ZJU-21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历1 000次水吸附-脱附循环后能够保持初始的吸水性能. 室外实验证明ZJU-210能通过太阳光完成快速脱附. 与传统干燥剂(如硅胶、沸石和吸湿盐)相比,ZJU-210具有许多优点,有望成为新一代大气集水材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模块化的建模方法建立燃气轮机的变工况特性预估模型,对氢气掺混比为0~100%时燃气轮机在不同负荷下的运行参数、部件运行特性及机组能耗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氢气掺混比的提升将使压气机进气量下降,喘振裕度减小;但由于压比的提升,透平有效比焓降提高,机组功率增大,且在高氢气掺混比下燃气轮机的发电效率得到提升,相比于纯天然气工况,10%,20%,40%,100%氢气掺混比下燃气轮机满负荷的发电效率可分别提高0.03%,0.06%,0.14%和0.86%。  相似文献   
5.
以硝酸锰和硝酸钴为原料,通过溶剂热反应、水解和煅烧制备了可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钴掺杂锰氧化物,研究了钴掺杂锰氧化物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钴掺杂锰氧化物h-CoMn3.2Ox具有分级核壳结构,多孔壳表面存在径向尺寸大于100nm的花瓣状纳米片,壳和纳米片均由平均粒径为5nm的一次粒子构成,钴掺杂赋予锰氧化物较小的尺寸和精细的结构;h-CoMn3.2Ox具有方锰矿型一氧化锰的晶体结构;与锰氧化物相比,h-CoMn3.2Ox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比容量,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h-CoMn3.2Ox的储能行为归因于H+/Zn2+的连续共嵌入反应。  相似文献   
6.
区块链的出现使得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模式发生了改变,如用户信任度、信息传播的转发概率等。因此,在传统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用户行为模式的着重分析,基于用户信任度和经济激励等影响因素优化了转发概率;新增了合约状态节点解释用户的理智性,基于此提出区块链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理论与仿真分析表明,该模型在区块链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敏感性,节点属性变化走势更加接近真实网络,能够较好地模拟区块链环境下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7.
三点弯曲试验是广泛采用的抗拉强度参数测试方法之一。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岩石三点弯曲峰值荷载与预制裂缝倾角等人为可控因素和杨氏模量、抗拉强度等岩石物性因素都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与预制裂缝长度呈现出负相关关系。由于影响因素众多且物理实验工作量大,难以建立多因素数学拟合模型,因此目前尚未有针对峰值荷载的普遍可行的预测方法。基于此,提出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生成大量仿真数据,建立并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含预制裂缝岩石三点弯曲试验峰值荷载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基于仿真数据的含预制裂缝岩石三点弯曲峰值荷载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于已知数据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能,并且对于未知数据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外推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钒酸铋(BiVO4)光催化效率低、难回收的缺点,利用硅烷偶联剂KH-560和氧化石墨烯(GO)依次对粘胶非织造布改性,再利用搅拌水热法在其表面生长BiVO4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粘胶基BiVO4光催化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RGO/粘胶基BiVO4材料的光催化活性、重复使用性能和光催化机制。结果表明:BiVO4成功负载在RGO/粘胶非织造布表面,得到了RGO/粘胶基BiVO4光催化材料;在1 kW氙灯照射下,90 min内对活性黑5脱色率达到95%以上,重复5次后仍达到92%以上;自由基捕捉实验表明,光生空穴、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参与了光化学反应,其中羟基自由基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9.
协同视觉显著性检测是基于人类视觉注意力机制,旨在捕获一组相关图像中的公共显著目标,在协同分割和目标检测等领域广泛应用。对现有的协同显著性检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和实验评估。根据特征形式的差异将所有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采用浅层特征的传统方法,另一类是采用深层特征的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根据获取组间显著性和模型构建策略的不同,对这两大类方法进行相关介绍和理论分析。将流行方法在领域内两个公开数据集进行了主观和定量的实验评估。对现有方法进行定性总结,并分析了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网络切片在智能电网中的多样化需求,提出了一个在智能电网中基于云-边协同的切片资源分配模型。为优化网络切片分配,提出一种两阶段的切片分配模型:在第一阶段中,以用户体验最优为目标,建立了本地边缘网络的资源分配问题的优化模型,并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对此最优问题进行了求解;在第二阶段中,首先将网络切片资源分配系统建模成Markov决策过程,然后提出使用深度增强学习方法对核心云的切片自适应地进行资源分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两阶段切片资源优化分配模型可有效减少网络延迟,提高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