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为了研究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炸药热反应规律,建立了炸药烤燃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固黑铝炸药(GHL)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烤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Arrhenius定律描述炸药自热反应,根据在1 K·min-1升温速率下固黑铝炸药烤燃实验测量的温度-时间曲线,确定了固黑铝炸药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80.2 kJ·mol-1和2.1674 s-1; 分别对3.3 K·h-1,1 K·min-1,3 K·min-1和10 K·min-1四种不同升温速率下固黑铝炸药烤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炸药点火时间和点火位置有很大影响.升温速率增大,炸药点火时间缩短,点火位置从炸药内部移向炸药边缘.升温速率对炸药点火温度影响很小,但慢速烤燃下炸药点火时的环境温度比快速烤燃低. 相似文献
4.
炸药爆炸事故冲击波,热辐射和房屋倒塌的伤害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讨论了冲击波伤害机理,包括直接伤害和位移伤害机理,推导了冲击波肺伤害死亡半径,头部和身体撞击死亡半径耳鼓膜破裂半径公式;讨论了火球热辐射伤害效应,推导了其伤害半径公式;讨论了房屋倒塌的伤害效应,介绍了其死亡人数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化学放热系统的平衡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化学放热系统热平衡问题,提出了系统平衡域和平衡度的新概念。分析了经典热爆炸问题的平衡域,并举例说明了利用平衡度定量评价具有热爆炸可能性的系统潜在危险性的方法。文中还讨论了平衡域和平衡度概念对其它研究领域的借鉴意义,提出了用平衡度评估系统平衡性质的一般性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炮发射动力学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以概要方式介绍了高炮发射全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技术,论述了以计算机数学仿真技术为手段,通过建立以振动理论为基础的高炮的空间动力学模型,用内弹道理论和自动机理论分析得到高炮射击时的载荷,计算火炮模型在射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然后以炮口振动确定弹丸的初始扰动,再以外弹道理论预测射击精度,通过计算机仿真高炮从点燃底火,经弹丸在膛内运动,自动机运动,火炮振动到弹丸飞离泡口,到撞击预定目标的发射全过程,分析影响高炮射击精度的主要因素,为高炮设计研究人员在计算机上分析高炮的主要性能,确定或修改设计方案,以及为高炮总体方案设计,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基础和工具。 相似文献
8.
以低熔点的TNT炸药为研究对象,根据已有的TNT炸药烤燃实验,建立了炸药烤燃热反应模型,模型除了考虑炸药热传导外,还考虑了炸药多步化学反应、炸药相变和液态炸药的对流传热。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加热速率为0.05K·s^-1时TNT炸药的烤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TNT炸药的剧烈反应时间为4150s,炸药点火时3号特征点的温度为226℃;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和相关参数的正确性。分析了不同加热速率下(0.3K·s^-1,0.05K·s^-1,3.3K·h^-1)TNT炸药相变和温度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烤燃中炸药相变熔化是从外向内逐步进行,未熔化的固态炸药会在重力作用下出现沉降。炸药熔化时会吸收热量,使温度上升速度减小。刚熔化的炸药在对流作用下温度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液态炸药存在热对流和热传导的共同作用,使炸药内部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增加。炸药相变对炸药点火温度,点火时间和点火位置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离子交换纤维在处理火炸药厂生产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离子交换纤维在处理火炸药厂生产废水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离子交换树脂相比,离子交换纤维具有交换速度快、交换量大的优点。聚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Ⅵ)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216.1mg,g,Na^ 型聚丙烯基弱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Cu(Ⅱ)和Zn(Ⅱ)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3.1mg/g和29.5mg/g,H^ 型聚丙烯基弱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Cu(Ⅱ)和Zn(Ⅱ)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7.2mg/g28.3mg/g,聚乙烯醇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Pt(Ⅱ)和Cd(Ⅱ)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06.6mg/g和105.5mg/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