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张丽珠  王欢  李琼  杨东杰 《化工进展》2022,41(7):3731-3744
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酚类高分子,具有来源广泛、含氧官能团丰富、含碳量高等优点。对木质素进行修饰改性、复合、热解炭化能够获得性能优异的木质素衍生吸附材料,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木质素的分子结构特点进行了概述,总结了木质素基吸附剂的种类及其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木质素基吸附剂的修饰改性方法,如金属离子、含N、O、S官能团表面修饰以及复合改性等,并综述了木质素基吸附剂在染料、药物、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最后,对木质素衍生吸附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如何实现木质素衍生吸附剂的可控制备和规模化生产,提高吸附剂在实际环境中的适用性是未来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罗丹明B为原料,合成了一个新的Cr3+荧光探针RhB2.该探针合成方法简单,所得产物收率较高。通过乙醇中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探针能选择性的识别Cr3+,与Cr3+结合后荧光发生显著增强,同时紫外吸收光谱也发生了明显改变,溶液颜色从无色转变成粉红色。pH测试的结果表明,探针的pK=4.55,说明探针在近中性和碱性环境下应用均不受质子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常压低温下对原生金矿预处量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含硫较高的原生矿,采用超声波强化硝酸预氧化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氧化渣采用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同硝酸直接氧化后氰化浸出相比。有显著提高,该方法氧化时间短,对设备要求低,具有一定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4.
金精矿常压稀硝酸自循环氧化浸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改进氧化设备,利用云南镇沅金矿老王寨浮选金精矿进行试验,实现了常压稀硝酸自循环氧化工艺,参与反应的稀硝酸浓度为1~2mol/L,加入工业氧气,使硝酸在氧化反应器中循环使用。用可循环使用的药剂脱除稀硝酸氧化渣中的元素硫,彻底解决了常压稀硝酸氧化工艺中产生的元素硫对后续氰化浸金的不利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的浸出率达到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用一定量的抗坏血酸作还原剂,硫脲作掩蔽剂,掩蔽大量的基体铜,可在铜含量为铁含量的300倍以上的铜合金中测铁,显色快,显色物数小时内稳定,操作简便。分析结果的重现性和准确度较好,且扩大了测定范围。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一个新的甲烷单加氧酶(MMO)模型化合物[Fe2(Ⅲ,Ⅲ)L(μ-OAc)2]·PF6,其中L为2,6-二{[(2-羟基-5-叔丁基-苄基)(吡啶-2-甲基)-氨基]-甲基}-4-甲基苯酚。与以往的模型体系[Fe2(Ⅱ,Ⅲ)(bpmp)(μ-OAc)2]·(BPh4)2相比,新模型增加了2个酚配体、2个叔丁基。这些基团的引入提高了中心金属Fe的价态,并增加了配体的电子云密度从而调节了Fe的氧化还原电位。该模型进一步缩小了人工模型体系与甲烷单加氧活性中心(MMOH)的差异。通过红外(I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核磁共振NMR(gCOSY、gHMBC、gHSQC)及电化学对新配体及络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测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保护层裂缝问题,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采用YAG脉冲激光器对硅基薄膜进行晶化制备多晶硅的实验结果,其中主要针对以PECVD法制备的不同硅基薄膜(如非晶硅和微晶硅)为晶化前驱物,以及对激光能量的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发现,晶化需要基本的阈值能量流密度,而晶化硅基前驱物材料的结构,是决定此阈值的关键.延迟降温速率对激光晶化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并对所得的初步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腐乳发酵过程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靖  刘平  张丽珠  车振明 《食品科学》2014,35(16):175-179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腐乳发酵过程不同时期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化合物110 种,包括酯类41 种、醛类19 种、酮类12 种、醇类12 种、酸类9 种、烃类9 种、其他类化合物8 种。不同发酵时期腐乳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明显,随着发酵的进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逐渐增多。在前发酵过程中,豆腐白坯经毛霉发酵成毛坯,醛类相对含量显著降低,酯类、醇类相对含量以及种类逐渐增大;在后发酵过程中,随着后发酵时间的延长,醛类、酸类、酯类相对含量逐渐升高,烃类、醇类相对含量逐渐降低。其中正己醛、苯乙醛、壬醛、双戊烯、异戊醇、己酸乙酯、苯乙酸乙酯、戊酸乙酯、辛酸乙酯、2-正戊基呋喃、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对腐乳风味的形成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棕榈油与菜籽油复合火锅底料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火锅底料的感观综合评分为响应值,进行了棕榈油与菜籽油用油量、油配比、熬制时间3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分析,优化得到其最佳工艺参数条件:用油量为52%(m/m),棕榈油与菜籽油配比为3∶2∶3(5℃棕榈油∶8℃棕榈油∶菜籽油),熬制时间为26min。在此条件下对棕榈油与菜籽油复合火锅底料进行感官综合评分,其中组织形态89.16分、浑汤度88.83分、色泽89.02分、香味92.87分、滋味87.29分,感官综合评分为89.65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