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减振器外特性仿真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阀系特性,利用环形薄板阀片变形微分方程以及内外径处的边界条件推导环形阀片受均布载荷作用时的挠曲变形解析式,根据流体力学缝隙流动、管嘴流动理论、薄壁小孔节流理论,建立了双筒液压减振器的详细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研究,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同时用该模型分析减振器补偿阀及流通阀对减振器阻尼力的影响规律及敏感程度,得出的结论可以为减振器的设计和性能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ARX模型的压电智能结构振动预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预测控制法对压电智能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方法建立了系统的ARX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预测控制器对结构进行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传递路径分析是分析车辆噪声的重要手段,运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是对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改进。首先建立车内噪声的运行传递路径分析模型,介绍传递矩阵的求解算法。针对某乘用车车内噪声问题,进行运行工况下传递路径分析,获得各个声源对车内噪声的贡献率,为制定合理的车内降噪方案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D型行波原理的T接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基于D型行波原理的T接线路故障测距方法,无需故障分支判断,计算简单。对T接线路故障时的行波过程进行了分析,直接利用故障时刻产生的初始波头到达T接线路三端的时刻,基于D型行波原理,进行两次双端故障测距,然后选择两次双端测距结果中的较大值作为最终故障测距结果。用ATP仿真软件和MATLAB软件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T接线路发生故障时,此方法能够利用故障初期很短时间内的行波信号实现快速、准确的故障测距。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T型线路的三端电气量进行故障定位,提出了故障分支判别的判据以及确定故障点精确位置的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和模极大值理论对提取的行波进行分析,得到行波波头到达的准确时间。利用行波到达各测量端的时间差判断故障分支,在此基础上利用包含故障分支的初步测距值求取最终测距结果。PSCAD仿真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判断T型线路的故障分支,测距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6.
车内噪声统计能量分析预测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利用统计能量分析(SEA)方法将某国产轿车划分为41个子系统,建立了国产某轿车三维实体模型。用解析方法计算了各形状规则子系统的输入参数,采用导纳法对复杂结构子系统的模态密度进行测试,利用稳态能量流方法测量了复杂结构的内损耗因子。计算了结构-结构、结构-声腔以及声腔-声腔间的耦合损耗因子。通过试验测量了动力总成振动和路面随机输入对车身的激励,并在消声室内对发动机舱声激励进行了测试,建立了被试轿车的CFD模型,对车外风激励进行了仿真计算。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该轿车的SEA模型,分析预测了车内噪声的1/3倍频程频谱,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证实了本文所建统计能量分析模型的可信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SEA模型能够满足工程上在汽车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对车内中高频噪声分析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行程敏感减振器阻尼特性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减振器的建模方法不能准确描述具有旁通槽的减振器模型问题,根据流体力学缝隙流动、管嘴流动及并联管路流量计算理论,建立了行程敏感减振器的详细数学模型.采用AMESim和MATLAB/Simulink的接口技术对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证明利用AMESim和Simulink对行程敏感减振器建立的...  相似文献   
8.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代替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前者存在噪声相对较大的缺点。针对某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转动方向盘时产生明显异响的问题,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数据相结合,实验手段与信号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识别出噪声源,以及异响信号的时频特性。结果表明,该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机产生噪声的原因,主要是电刷与换向器的摩擦力传递到电机外壳及附近部件上,激起结构振动所辐射的噪声引起的。在针对性地采用减小摩擦激振力和提高电机外壳刚度的措施后,异响明显改善,声学性能明显提高并已优于进口同类电机。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客车变速器异响噪声的非稳态特性,在ANSI_S3.4 2005标准基础上建立了Moore瞬时响度模型,并引入目前主流声学软件采用的Zwicker响度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将瞬时响度模型应用于车内噪声信号的识别及其定量评价。结果表明:Moore响度模型计算精度及其瞬时特征响度谱能量分布的清晰度均比Zwicker模型的结果更高,采用Moore瞬时响度有助于非稳态过程中的噪声源识别及噪声机理分析,用Moore响度来定量评价噪声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有限元结合间接边界元的方法分析弹性板/矩形腔耦合系统的内声场,通过与实验对比,验证了这种结构-声耦合法在预估板-空腔耦合系统声振特性的可行性。运用ISO532B响度计算标准的算法,分析封闭腔内不同位置测点处的特征响度变化规律,讨论参与耦合的弹性板厚度及边界条件对闭腔内声响度的影响。最后,以响度作为声品质的评价指标,通过参数化滤波的方法对闭腔内不同位置的测点的各特征频带进行处理,找出对人耳主观感觉影响较大的频率范围,从而为进行闭腔噪声控制和声品质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