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瓦斯地质学理论,探讨了平舒煤业的瓦斯赋存规律,分析了地质构造、煤层埋深、煤层厚度、围岩性质、水文地质等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质构造是平舒煤业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井田内相间分布的NW向褶曲构造造成瓦斯的条带状赋存特点,小断层和隐伏陷落柱对局部瓦斯赋存有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煤层瓦斯涌出量预测,针对瓦斯涌出来源建议矿方采取加强本煤层抽采、邻近层抽采等瓦斯综合抽采措施,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方法(IBAD)在Si(111)衬底上沉积了铪薄膜. 实验发现 在铪膜生长时, 轰击铪膜的Ar+离子的能量、入射角度和束流密度对薄膜的晶粒取向有很大的影响. 当Ar+离子的能量为500 eV、入射角为75°、束流密度为0.9 A/m2时, 铪膜为(110)择优取向. 当束流密度大于1.2 A/m2时, 铪膜以(002)、 (100)混合晶向为主, 而与Ar+离子的入射角度无关. 讨论了铪膜晶粒取向的转变机制, 认为铪膜晶粒的择优取向, 不是单纯地取决于基于沟道效应的溅射机制, 或取决于基于能量极小原理的表面能最小或表面应力最小的面生长较快的机制, 而是影响薄膜生长的各种因素互相竞争、共同作用, 在非平衡态条件下表面能极小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X波段40 W空间行波管的互作用效率,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对其慢波系统进行了模拟优化,获得了渐变螺距慢波系统的互作用效率和输出功率,并和样管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互作用效率、输出功率的模拟优化结果和测试结果在频带内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5.7%和8.3%,二者取得了很好的一致。同时,样管在中心频率处的相移小于40°,表明慢波系统的线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CWebGIS煤矿安全综合监测监控监管系统的应用,为各级管理人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提供了及时的数据和快捷的平台。介绍了CWebGIS煤矿安全综合监测监控监管系统的硬件配置、从监控数据收集分析、通抽监管、无线信息发布、管理信息查询等4个方面阐述了软件功能。从阳泉煤业集团应用的典型事例可以看出,该系统提供的数据为分析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煤矿安全生产、瓦斯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卫星通讯系统所用的高增益、高功率微波放大器件,行波管的效率和线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根据卫星通讯的需要,给出了高效率X波段40 W空间行波管的设计,并成功研制出了样管.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传统测试方法和用矢网测量S参数法测试了行波管的调幅调相转换系数,对两次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并重点对矢网测试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确定了用矢网测量行波管AM/PM参量的方法.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状态设置参量,用矢网测试行波管AM/PM参量的方法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该文将有限厚度的实际螺旋带等效为存在无限薄螺旋带的等厚真空层,从场分析和软件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了等效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将理论计算、软件模拟和实验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真空层等效有限厚度的实际螺旋带时,将无限薄螺旋带置于等厚真空层的中央,其螺旋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的理论计算、软件模拟和实验测试结果三者取得了很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8.
对某型号空间行波管的耦合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用的结构设计,利用HFSS软件对设计的耦合结构的驻波比进行了模拟优化,并通过冷测实验进行了比较验证。比较结果表明,在工作频带内,设计结果和冷测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9.
螺距是慢波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螺旋慢波系统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严格求解螺距对慢波系统色散和耦合阻抗的影响是不方便的,而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方便快速地研究螺距对慢波系统色散和耦合阻抗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工程项目当螺距变化小于4%时,螺距对色散和耦合阻抗的影响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10.
X波段空间行波管是卫星数传分系统的关键部件,本文根据卫星数传要求,给出了X波段70 W空间行波管的设计与样管研制情况,研制样管的测试结果满足指标要求,并通过了鉴定级环境试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