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不同厂家直流风机在燃气热水器整机上适应性及互换通用性出发,对直流风机在通用互换性应用上提出了将全负荷段CO排放、抗风压、噪音及风机适应性等作为评估要素。通过实例验证表明此评估要素可以比较全面的评判风机是否满足通用化要求,此方法可为后续直流风机基础设计、验证及提升产品稳定性、可靠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国产含促进剂少胶粉云母带DECJX的电气绝缘性及包扎工艺性等方面进行研究,采用该云母带制作试验定子线圈,并对定子线圈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国产含促进剂少胶粉云母带DECJX的各项性能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要求,生产的定子线圈各项性能优异,可逐步在高压交流电机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普通DSP-1080/1000型胶带输送机用于下运所作的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4.
高效、合理地回收余热资源是降低钢铁企业能耗的重要途径。考虑到技术实施难度、工厂经济效益等因素,用能的合理性并不能作为某项回收技术优劣的唯一评价标准。综合多种因素,提出了用能合理性、技术可行性、投资经济性等3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给出了余热利用技术研究的基本路线,可以作为余热回收技术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定300℃以下Ⅱ级工业用廉金属热电偶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依据GJB3756—99《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及评定》、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G351—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等标准和规范,设计了校准方案,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建立了测量模型;分别采用A类和B类方法对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在确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之后,得到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7.
以㶲理论为基础, 结合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清单计算模型, 计算了我国能源生产的累计㶲需求, 对不同能源产品的累计㶲需求进行了对比, 并分析了高次生产的㶲消耗在累计㶲需求中的比例.结果表明:供应1MJ的各能源产品, 电力的累计㶲需求最高, 为3.4MJ;其次为炼油产品、焦炭等其他二次能源, 为1.55~1.63MJ;初级化石能源最低, 为1.18~1.23 MJ.与基于流程的清单计算模型相比,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清单计算模型更适用于分析能源系统.  相似文献   
8.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在因果分析和存量流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转炉炼钢工序的铁素流动态模型,并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在不同返回情况下,本单元铁素流返回率和返回上游的铁素流返回率随时间改变时,钢坯铁素流、损失铁素流和转炉铁素存量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转炉铁素存量和损失铁素流不受上游返回的影响,只随本单元返回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至新的稳定输出状态。上游返回的增大不影响炼钢工序运行的紧凑性,但会导致稳定输出量的减小;本单元返回的增大不影响稳定输出量,但会导致运行紧凑性变差;上游和本单元均有返回时,对稳定输出量和运行紧凑性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中单气隙——介质串联电路的气隙击穿放电理论的计算,研究了在不同的主绝缘厚度下气隙放电的极限气隙间距和极限起始放电电压(有效值),和指出了气-液-固三相介质的界面极化对绝缘介质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线棒绝缘起始放电电压低于极限起始放电电压时,后处理工艺有利于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的质量优化。  相似文献   
10.
李文龙  谢志辉  奚坤  关潇男  戈延林 《半导体光电》2021,42(3):364-370, 417
建立了多孔侧肋双层微通道复合热沉模型,选取最大热阻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热沉单元端面纵横比为优化变量,在热沉总体积和流体区域体积占比给定的条件下,对复合热沉进行了构形优化,并分析了冷却剂入口速度、多孔材料孔隙率、上下通道高度比、流体区域体积占比、肋厚比等参数对热沉最优构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给定初始条件,优化热沉单元端面纵横比,可使最大热阻减小21.19%;在热沉单元端面纵横比较小时,减小孔隙率有利于降低最大热阻,而在热沉单元端面纵横比较大时,存在最优的孔隙率使得最大热阻最小;上下通道高度比和肋厚比的改变均未影响热沉最优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