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0篇
  免费   615篇
  国内免费   440篇
电工技术   621篇
综合类   891篇
化学工业   1508篇
金属工艺   507篇
机械仪表   689篇
建筑科学   906篇
矿业工程   477篇
能源动力   251篇
轻工业   1397篇
水利工程   493篇
石油天然气   673篇
武器工业   136篇
无线电   11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3篇
冶金工业   476篇
原子能技术   128篇
自动化技术   14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689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533篇
  2011年   585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546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374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2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7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拟定、完善致密油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国9个、美国6个共15个致密油盆地的成盆、成烃、成储、成藏进行类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致密油潜力大,但成藏条件复杂多变;中国有9个致密油盆地,分别位于中国大陆的东、中、西部三个构造区,由于受太平洋、西伯利亚、印度三大板块共同作用,导致了这三个构造区致密油盆地类型、规模、成盆、成烃、成储、成藏、富集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在,由西部构造区到中部构造区再到东部构造区,致密油分布规模由小到大再到中,分布层位由上二叠统到中侏罗统再到下白垩统,层位数目由多到中再到少;致密油生成条件由差到好再到较好,储集类型由多而复杂到相对复杂再到相对简单,储集性能由相对好到相对差再到相对好,渗透率由相对高到相对低再到相对高;致密油运聚成藏条件由相对差到好再到较好,油藏类型由多到少再到多;致密油勘探开发潜力西部构造区最大,其次是中部构造区,再次是东部构造区。中美致密油盆地及致密油成藏既有共性也具有明显不同,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构造的稳定性和沉积相的非均质性:中国致密油盆地构造稳定性差,陆相沉积,而美国致密油盆地构造稳定性好,海相沉积,从而导致中国致密油盆地的生烃能力比美国差,但储集条件总体好于美国。中国致密油的成藏机制与富集模式要比美国更为复杂和丰富,美国致密油的品质总体要好于中国致密油,盆地规模与致密油勘探开发潜力比中国大。   相似文献   
2.
3.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正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钛粉是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主流原料之一。本文概述了钛及钛合金的熔炼技术,重点介绍了感应熔炼,并对目前主流的钛粉制备技术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包括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影响粉末特性的因素等。此外,还介绍了数值模拟在钛粉制备上的应用,并对钛粉制备工艺在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开展65 nm高速大容量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特性及试验评价技术研究,基于4 300 m高海拔地区大面积器件阵列实时测量试验,突破效应甄别、智能远程测控等关键技术,在153 d的试验时间内共观测到错误43次,其中器件内单粒子翻转39次,多单元翻转(MCU)在单粒子翻转中占比23%,最大的MCU为9位。对高能中子、热中子和封装α粒子的贡献比例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多地中子通量数据,推演得到北京地面和10 km高空应用时的单位翻转(SBU)和MCU失效率(FIT)。发现地面处软错误的主要诱因为封装α粒子,随着海拔的增高,大气中子对软错误的贡献比例明显增大;MCU全部由高能中子引起,北京10 km高空处的MCU FIT值明显增大,其占比由地面的8%增大至26%。结合器件版图布局,对MCU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一种目标导向的存储器软错误加固策略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6.
褐煤作为低级煤资源利用率不高,但褐煤中具有腐植酸成分,将褐煤中提取的腐植酸作为化肥原料,提取后剩余残渣作为碳源,与MnS纳米粒子制备了MnS@C复合材料。采用XRD、拉曼光谱、XPS、N2吸附-脱附、SEM和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将该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MnS@C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117.19m2/g和0.044mL/g,该电极在0.1 A/g电流密度条件下循环200次后比容量高达830 mA‧h/g,且电极容量保持率为99%左右。在0.2、0.4、0.8、1.0、1.2和1.6 A/g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分别为644、522、427、399、373和348mAh/g,展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MnS@C复合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得益于碳基体的存在,不仅可以缓解MnS纳米粒子在嵌锂/脱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而且展示了锂离子电池高性能的巨大潜力,为褐煤的高值化利用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高温高压腐蚀环境下,可溶性球座会因材料强度、硬度不足及降解过快等原因过早失效。为此,采用OM、SEM、XRD表征可溶性球座材料Fe-Mn合金的微观结构与相成分,开展电化学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加速浸泡腐蚀试验及高温高压浸泡腐蚀试验,分析了Fe-Mn合金的力学及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锰元素有细化晶粒的作用,随着锰含量增大,合金硬度和屈服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Fe-5Mn合金硬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345 HV和812 MPa;锰含量增大,自腐蚀电位负移,腐蚀电流密度增大,Fe-5Mn合金自腐蚀电流密度为4.64×10-5 mA/cm2。在长期加速浸泡腐蚀试验环境下,锰含量增大,导致腐蚀速率降低,Fe-5Mn极限降解速率为4.3 mm/a;长期高温高压浸泡试验条件下,腐蚀初期锰含量增大,提升了腐蚀速率,腐蚀后期合金整体腐蚀速率缓慢且趋于同一水平,Fe-5Mn满足作为可溶性球座材料的性能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选择Fe-Mn合金作为井下可溶性球座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常规有限差分法地震波场正演模拟受限于固定的网格步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网格剖分与实际速度界面不一致的情形,进而带来起伏界面处的阶梯状绕射以及反射波旅行时不准确等问题。广义有限差分法是一种无网格方法,它基于泰勒函数展开和加权最小二乘拟合,将微分方程中未知参数的偏导数表示为相邻节点函数值的线性组合,可根据不同地质体模型建立适用的场节点分布形式,克服了传统有限差分法对网格的依赖性。文中采用沿层布置节点的非均匀剖分方法,使生成的节点与起伏的地表或边界贴合。针对不同模型的测试结果表明,广义有限差分法能有效解决虚假反射、反射波旅行时不准确等问题,且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取货抓手是粮食搬运RGV完成存取货任务的重要组成部件,由于承载较重,抓手极易发生疲劳和变形。传统的设计方法主要靠实际经验确定抓手的关键尺寸,设计周期长、可靠性低。基于ANSYS软件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抓手进行尺寸优化设计,以抓手的关键尺寸为设计变量,以降低最大等效应力、减小整体变形为优化目标,分析尺寸参数与优化参数之间的响应面曲线后得到最佳设计方案,使抓手在满足强度、刚度要求的同时结构更加合理,显著提高了粮食搬运RGV的工作可靠性,降低了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的发展,化石燃料消耗巨大,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寻找一种绿色新型能源已成为一个被广泛讨论的问题。氢气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燃料,利用光催化剂分解水制氢气是一种制取氢气的有效途径。石墨碳氮化物(g-C3N4)作为光催化剂不仅成本低、反应稳定,而且其尺寸、厚度、结构、形貌等可控,在众多光催化剂中脱颖而出。但g-C3N4目前在光催化领域主要存在两个局限:g-C3N4不能有效地吸收光来产生足够多的光生电子-空穴对;g-C3N4不能有效的运输及分离光生电子-空穴对,以至于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率较高。文章综述了g-C3N4在光催化制氢领域的进展成果,分析了g-C3N4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其改进方法,最后对g-C3N4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设计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制氢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