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8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短切碳纤维(CF)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共混改性制得一系列不同CF质量分数(含量)、不同方法处理CF的碳纤维/TPU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不同CF质量分数和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碳纤维/TPU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物理机械性能、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F质量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和压缩模量逐渐提高,当CF质量分数为25%时,拉伸强度出现最大值。热性能和动态性能也均以CF质量分数为25%时最佳。各种表面处理中以胺基硅烷KH5501处理CF对CF/TPU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改善效果明显;而TCA-K44和浓硝酸氧化刻蚀CF/TPU复合材料则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和弹性。SEM分析结果表明,TPU与CF间具有很好的粘接。  相似文献   
2.
以碳酸二乙酯(DEC)和三甘醇(TEG)为原料,KOH/γ–Al2O3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缩聚反应合成了成本低、性能优越的聚(碳酸三甘醇)酯二醇(PTEGCDL)。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该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合成工艺条件。当催化剂的质量为TEG质量的0.5%时,先常压、150~160℃下反应3 h,然后减压180℃下反应5 h,可得目的产物PTEGCDL。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聚唑烷酮(简称POX)合成反应的影响。反应产物用红外光谱跟踪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生成唑烷酮环(简称OX)的选择性增大,反应介质的存在可明显改善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投料比(I/E)的不同主要影响合成产物的组成,I/E值越大,OX/IS值越小。  相似文献   
4.
用接枝聚合物聚酯多元醇(GPOPs)增强聚氨酯弹性体(PUE),并对GPOPs的组成和形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GPOPs的用量对PUE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POPs是乙烯基单体在聚酯多元醇介质中聚合得到的改性聚酯多元醇,它能显著提高PUE的邵尔A硬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并改善其尺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够在保持PUE硬度、拉伸强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减少二异氰酸酯的用量,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以环氧大豆油(ESBO)和甲醇为原料,以丙酮为溶剂,通过开环加成反应合成植物油多元醇.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对ESBO转化率和多元醇生成的影响,其中具有B酸中心的HZSM-5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以HZSM-5催化剂为基础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酸、碱性催化剂对ESBO转化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热分析技术对产物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在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16 h条件下,ESBO转化率可达92.4%,产物多元醇的羟基值(KOH)为177.4 mg/g.  相似文献   
6.
提高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催化剂作用下,使-NCO三聚生成异氰脲酸酯。采用异氰酸酯三聚法和预聚物三聚法,对聚氨酯弹性体,进行IS耐热改性,考察了改性方式及改性程度对PUE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唑烷酮的合成方法、催化剂及其在弹性体、涂料、泡沫塑料、胶粘剂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主要介绍了高性能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应具备的特点。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影响其使用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4,4′-二苯甲烷二胺(MDA)与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合成4,4′-双(二甲氨基)二苯甲烷(MBDMA)。用不同类型催化剂对反应过程中甲氧羰基化和甲基化反应进行了调控。NaY分子筛催化剂促进甲基化反应的发生,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m(NaY)∶m(DMC)=0.07∶1,反应物配比n(DMC)∶n(MDA)=30∶1,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6 h,此时MDA完全转化,MBDMA选择性达97%。相反,乙酸锌催化剂则促进甲氧羰基化反应的进行。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NaY催化下反应副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生成的副产物主要为3种不同程度的N-甲基化产物,表明MBDMA生成是经过逐步甲基化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无水乙酸锌〔Zn(CH3COO)2〕催化下4,4′-二苯甲烷二胺(MDA)与碳酸二甲酯(DMC)合成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对反应体系副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MDC生成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n〔Zn(CH3COO)2〕∶n(MDA)=5∶1,反应物配比n(DMC)∶n(MDA)=20∶1,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 h。在该条件下MDC收率为98%,MDA转化率100%。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副产物为单氨基甲酸酯和3种N-甲基化物。在上述基础上,讨论了N-甲基化物可能的生成机制和副产物的形成对MDC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