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6篇
建筑科学   1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9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22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驱体积波及系数是油藏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参数,目前其计算方法需拟合油、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难以满足油水渗流规律多样的复杂油藏应用的需求。为此,基于近似理论水驱曲线和Welge方程线性表达式,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水驱体积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动态计算方法,可根据实际生产动态数据计算不同开发阶段的水驱体积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克服了现有方法对油、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依赖。研究表明,新方法计算结果可靠,且能准确得到复杂类型油藏不同含水率阶段体积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的变化规律。新方法所需数据基础简单、计算简便快捷,适应各种类型油藏,可实现水驱前缘突破后各含水率阶段的准确计算,在油田动态分析和开发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水驱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是油藏产能评价和举升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目前常用计算方法不适用于测试资料缺乏的油田.文中基于分流量方程、相对渗透率幂函数表达式和近似理论水驱曲线,推导建立了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率变化的表征公式,提出了一种利用累计产油量和累计产液量等日常生产数据直接计算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的方法.实例应用表明,计算的无因次采液指数与实际测量点在不同含水率时均能很好地吻合,证明了新方法的准确性.新方法所需数据简单易取,计算简便,结果可靠,不仅可以计算油田的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还可以计算每口油井的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为油田现场精细化提液、设施液处理能力预留等动态分析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海上油田开发中后期通常面临平台液处理能力制约油藏产能充分释放的问题,对平台扩容改造提升液处理能力是该类油田开发后期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平台扩容潜力的快速优化评价,综合考虑油田产液能力增长趋势和平台有效期,以平台有效期内保证油田可采储量全部采出为原则,提出了海上油田平台扩容增量优化模型,并通过将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与含水率的定量关系离散转化为油田产液能力与时间的离散定量关系,实现了上述优化模型的求解。X油田计算实例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该方法仅需油田日产液量、日产油量等基础动态数据,资料需求简单,计算简便、快捷,可广泛应用于海上中高含水油田平台扩容潜力的快速优化评价。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上油田笼统注水开发条件下产生的层间干扰问题,开展了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中采用30 cm×30 cm×4.5 cm的三维平板物理模型,对比笼统注水和分层注水的开发效果,并利用岩心内置的微电极对实验过程中岩心含油饱和度变化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注水开发条件下的低渗层、中渗层、高渗层吸水量分别为0.42、0.44、0.53PV,吸水量比值接近1∶1∶1.2,各渗透率层得到了有效开发,动用贡献率分别是22.50%、27.35%、50.15%,采出程度分别是7.11%、7.82%、10.94%,总体开发采收率为25.87%。笼统注水开发条件下,三个储层渗透率的差异带来的层间干扰影响相对严重,尤其是油井见水后,高渗透率储层吸水量逐渐增大,对中低渗透率储层吸水量的影响也逐渐增大,最终低渗层、中渗层、高渗层吸水量分别为0.02、0.28、0.80 PV,高渗层吸水量相对低渗层吸水量的比值高达40∶1,各渗透率层动用贡献率分别是1.19%、30.46%、68.35%,采出程度分别是1.83%、6.82%、11.16%,总体开发采收率为19.81%,较分层注水开发低了6.06个百分点,可见采用笼统注水方式中、低渗透率层开发程度有限,尤其是低渗透率层,未形成有效的水驱波及范围,导致动用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调剖措施效果参差不齐、油藏适应性分析仅局限于室内实验结果等问题,依据海上油田大量井组调剖措施矿场数据,在对各主要影响指标数据处理基础上,运用综合效果评价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影响海上油田调剖措施效果的主要因素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正韵律油藏调剖措施效果优于反韵律油藏;油藏平均渗透率为2000×10^-3~3500×10^-3μm^2,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3~0.5,油藏综合含水为60%~80%,采出程度为0.45~0.60,吸水剖面变异系数为0.3~0.7时,调剖效果均较好;调剖措施实施2轮次时,调剖效果最好,之后效果逐渐变差。该研究为下一步海上油田进行调剖措施的优化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梳形聚合物(HF62208)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盐(NPAC)复配的二元体系中单一组分浓度测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紫外光度法快速检测该类聚/表二元体系中单一组分浓度的方法,同时考察了NPAC浓度、HF62208浓度、矿化度、温度、老化时间及剪切作用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PAC可直接在277nm波长下测定,HF62208可采用双波长系数倍率法消除NPAC的干扰,检测波长对为240nm和277nm;双波长系数倍率法在检测聚合物浓度时受到矿化度、温度、老化时间以及剪切等的影响。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7.
八钢新区2500m3 A高炉,炉体冷却系统结构复杂。板壁结合、炉体全冷,冷却壁多,创新型、快捷的高炉冷却壁的破损检漏利于高炉的顺行、稳定和一代炉龄长寿。  相似文献   
8.
在温度25~250℃对3类硫化体系的5种有机硅密封剂的拉伸强度、180o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的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5种有机硅密封剂的拉伸强度、180o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均不断下降,其中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降低的速率递减。有机硅密封剂的高温性能变化与硫化体系类型密切相关,脱氢硫化体系HM321密封剂在25~150℃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和180o剥离强度均最高,但在25~250℃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和180o剥离强度保持率均最低。脱氨硫化体系XY-602S有机硅胶粘剂在232~250℃的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最高,25~250℃的拉伸强度保持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9.
对八钢南疆高炉降低炼铁成本的措施进行了总结,为今后进一步降低高炉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平  孙善星  周文胜 《工业建筑》2013,43(4):127-130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索穹顶施工过程进行了逆向模拟分析,通过改变索长实现结构的整体提升,索长改变通过施加温度荷载实现。在ANSYS中建立了索穹顶的索杆梁有限元模型,主动索和辅助索为2节点索单元即link10单元,被动索采用多段的link10单元来模拟,撑杆为link8单元,内环梁为beam4单元。利用ANSYS中强大的APDL编程功能开发了索穹顶结构施工过程逆向模拟分析程序,为整体提升技术在大跨度索穹顶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