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目前中枢神经再生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然后系统地综述了脑再生和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发展。研究发现,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内存的神经干细胞和具有特定分化方向的前体细胞具有潜在的、巨大的修复功能;生物支架材料与神经干细胞的联合使用能够较好地控制细胞微环境,有望提高细胞移植后的存活状况,促进中枢神经再生。最后,结合现在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热点——神经干细胞,阐述了中枢神经再生材料调控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潜能,为联合应用生物材料与干细胞促进中枢再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口健康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有13亿人口,对生物医用材料市场需求巨大。近10年来,在国家的重视和持续支持下,在生物医用材料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目前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的生产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小,没有后续资金投入新产品的研发,生物医用材料的高技术产品研发基本依赖国家的投入。另外,生物医用材料涉及材料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各学科的知识,因此,在以后的过程中,应注重复合人才的培养,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合作,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大力发展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品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RGD修饰纯钛表面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羰基二咪唑(1,1′-carbonyldiimidazole,CDI),将含RGD的短肽共价连接到纯钛的表面,将HGFs分别接种到涂层和未涂层材料表面并培养一定时间后,定量对比接枝和未接枝材料表面的细胞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粘着斑的形成情况,研究接枝后的纯钛表面对原代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RGD修饰的纯钛表面粘着斑的形成比钛表面早.RGD接枝钛表面有利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粘附,改善了纯钛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组织工程材料的大段骨快速成形制造的要点在于采用骨组织工程材料,根据病人CT数据重构的骨结构三维功能梯度模型,通过数字喷射快速成形技术完成骨组织框架结构制造和生长因子复合,通过动物实验进入人体实验阶段。项目目标为修复人体大段骨缺损。 为了实现用户化的大段骨制造和孔隙结构的仿生设计,项目首先结合骨解剖学CT图像的特点,开发了适合骨CT图象数据的三维几何重构软件,并在孔隙率梯度,预处理等五个方面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5.
就离子注入用于金属磨损这个课题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实验研究。1)离子注入对金属耐磨性的提高;2)磨损时,注入的氮迁移现象;3)比较N~+注入与(N_2~++N~+)注入的效果。对三种钢(20钢、GCr15、00Cr17Ni14Mo2)注氮(100KeV_9 5×10~(17)个/cm~2)处理,进行了摩擦学性能对比试验,包括测定硬度、摩擦系数、磨损速率、磨痕形貌等。在针盘式磨损试验机上的试验,对针、盘的磨损量均进行测定,按照一种新的判据评定了注氮处理的效果。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技术测定了注氮样品中,磨损前后的N浓度沿深度的分布。得到了注氮处理使00Cr17Ni14No2钢耐磨性提高二个数量级、20钢、GCr15钢提高一个数量级;注入的氮在磨损中向深处迁移;注N~+和注(N_2~++N~+)对硬度和磨损性能有相同的影响等结论。在大剂量下,溅射效应对浓度分布的影响;有关的磨损机理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胶原基纳米磷酸钙凝胶骨修复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卡拉胶凝胶体系制得注射成型骨材料.通过SEM,XRD,粘滞度测试等方法得到了最佳可注射的凝胶体系,并且该体系保持胶原/纳米羟基磷灰石原有的性质,对骨修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离子注入是在真空中用能量为几十到几百Kev的离子束轰击固体表面,形成不受平衡相图限制的表面合金层(微米数量级)的过程。它是不同于镀层法及扩散法的表面处理方法(图1)。图中R_P是注入离子的平均穿透深度(投影射程),对一定的注入离子、基体材料、注入能量可按LSS理论计算。注入层合金相可以是平衡相、亚稳相或非晶态,依基体材料和注入条件而定。  相似文献   
8.
用物理溅射的Monte Carlo模拟程序TCISIS,研究了在O~+离子与Ar~+离子轰击下Al靶与Si靶的溅射原子的初始位置分布和表面出口位置分布.讨论了离子束溅射横向可达分辨率的物理限制.所计算的溅射原子的初始位置分布和表面出口位置分布的宽度,对于离子束溅射刻蚀的微细加工和SLMS设计是有参考价值的.计算的溅射原子的逃逸深度分布表明,溅射原子的大多数来自于表面前2个原子层.  相似文献   
9.
1Introduction Thepreferredtreatmentofbonedefectsisautologousbonegraft.However,itslimitedsupplyandassociatedmorbiditylimititsuse.Immunologicalreactionsandriskofcontaminationlimittheuseofallograftbone.Bonegraftsubstitutesaretheremainingoption.Wehavedevelope…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许多科学活动都是在化学与生物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的界面上进行的,因此将生物学运用于其他学科而衍生出来的方法将大大促进科学工作的发展。自组装材料被认为是21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自组装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命体系中的现象,是生命最本质的内容之一。大量复杂的、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大分子系统(蛋白质、核酸、生物膜、脂质体等)正是通过分子自组装形成的。例如生物合成的蛋白质就是通过各亚基的分子自组装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集合体。具体来说,自组装过程是人类不主动介入的过程,其中的原子、分子、分子团和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