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6篇
无线电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半导体金刚石膜的磁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硅上P型异质外延金刚石膜的磁阻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膜有显著的磁阻反应,并与磁阻器件的结构有关。在室温下圆盘形结构的磁阻相对变化在5T磁场下约为0.85,而长条形结构只有0.40。  相似文献   
2.
CVD金刚石膜研究进展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论国内外化学气相沉积的金刚石膜制备技术,核化和生长,性质表征、异质外延生长及其应用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单层有机半导体微腔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作了DBR/ITO/PPV/A1微腔结构,研究了这种结构PPV发光器件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由简单地调节夹于两金属电极镜面之间的PPV层厚度可实现微腔效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灯丝CVD法在硅衬底上合成出了金刚石膜。金刚石膜的质量和电子性质由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谱、阴极发光及霍尔系数测量来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沉积条件对金刚石膜电子性质和质量有重要影响。载流子迁移率随甲烷浓度增加而减少,但场发射随其增加而增强。压阻效应随微缺陷增多而降低。异质外延金刚石膜压阻因子在室温下100微形变时为1200,但含有大量缺陷的多晶金刚石膜压阻因子低于200,这是由于薄膜中缺陷态密度增加,并依赖于膜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p-型异质外延和同质金刚石膜的在不同温度和磁场下的磁阻,磁阻器件的结构为条形和圆盘形,实验结果表明磁阻强烈依赖于磁场、温度和样品的几何形状,圆盘结构的磁阻大于条形结构,条形结构的磁阻还取决于不同的长-宽比。利用F-S薄膜理论,计算磁场为5T时条形和圆盘结构的磁阻分别为0.38和0.74,讨论了霍耳效应对磁阻的影响。给出了形状效应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表征了直接沉淀法制得的纳米ZnO粉体的晶型、晶格常数、粒径及形貌等.研究了退火对纳米ZnO粉体制成的膜气敏性质和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退火可以改善ZnO膜的微结构和气敏效应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直流磁控反应溅射制备三元化合物CdIn2O4薄膜(简称CIO膜)的光电性质和温差电动势,及其反应气体中氧浓度和退火处理对CIO膜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IO膜在可见光区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光性,退火处理明显提高了膜的透光率和载流子浓度,这一影响对CIO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实验研究发现碳纳米管在流体中存在一种电子拖曳现象,据此原理进行了多壁碳纳米管流体速度传感器的实验研究。实验中所用的碳纳米管是用热灯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实验结果表明流动液体在多壁碳纳米管中诱导出的电流随流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与液体中离子浓度和温度密切相关。在室温下,当流体速度从0增加到10^-1m/s时,电流从0增加到51μA。碳纳米管中这种效应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流体速度传感器。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定向局部异质外延生长的p型金刚石膜压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局部定向异质外延生长的金刚石膜的压阻效应,实验研究表明,这种膜的压阻因子在200微应变,室温下约为1300.其值大大超过了单晶硅的相应值,这是因为外延膜中缺陷态降低并且改进了测试方法,文中还简单讨论了金刚石膜压阻效应的起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直流等离子体CVD法合成金刚石膜的实验结果。衬底温度900℃时,在Si(100)上最高生长速率为150μm/h。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膜Raman特征峰随生长时间和晶粒增大移向低波数方向,这主要是膜内应力所致。Raman谱还表明金刚石膜内非晶碳成份随放电电流密度和生长时间增加而减少,并主要集中在晶粒界面之间。文中还对高速率生长金刚石膜的机理及内应力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