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2篇
矿业工程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6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氧化亚铁硫杆菌遗传选育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括了目前所了解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遗传特征,探讨了选育其优良浸矿菌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细菌的氧化生理与其浸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不同氧化生理的诱导菌、S^2-氧化缺陷型菌株和Fe^2 氧化活性抑制菌进行了黄铜矿浸出研究,表明黄铜矿的细菌浸出以氧化其S^2-的直接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3.
氧化亚铁硫杆菌亚铁氧化活性诱变育种理论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合已有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氧化亚铁硫杆菌亚铁氧化活性诱变育种过程中出现的几个理论问题 :突变基因性质 ;正突变与细菌修复系统 ;诱变剂选择与“钝化”防止 ;遗传稳定性与抑制基因突变 ;有效的育种程序。以期在进一步诱变育种中加快进程 ,获得遗传稳定、氧化快的突变株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Ag+ 催化浸出中的细菌生理作用 ,结果表明 :Ag+ 对Fe2 + 氧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即随着Cu2 +在浸出液中的浓度增加而增强了其对Ag+ 毒性的拮抗作用 ;在较低的Fe2 + 与S0 的原子摩尔比下 ,S0 对Fe2 +的细菌氧化有强抑制作用 ;矿物中的Fe2 + 细菌氧化浸出抑制是Ag+ 催化浸出体系中高效浸出的最重要的细菌生理原因。因此 ,增强对Fe2 + 细菌氧化的抑制作用 ,可大幅度提高铜浸出率。  相似文献   
5.
细菌浸出氧化-硫化混合铜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江西某铜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菌浸出试验。介绍了细菌浸矿机理;进行了酸耗试验和摇瓶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摇瓶酸浸浸出率为38.04%,摇瓶菌浸浸出率为42.61%。  相似文献   
6.
7.
不同富集菌种的浸矿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别以还原态硫化物、元素硫、硫酸亚铁和黄铜矿为能源培养原始浸矿菌种后,进行了黄铜矿浸出比较实验,对其包含的主要浸矿菌种进行了分离、鉴定,并测定了不同能源增减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T.f)菌株表面电位。结果表明还原态硫化物增减的菌种有特别强的浸出效果,黄铜矿和9K增减菌浸出效果接近,元素硫增减的菌种效果较差;这种差异是由不同能源增减下富集了不同的菌种  相似文献   
8.
细菌浸矿的细菌学原理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探讨了细菌浸矿的细菌学原理,认为细菌浸出的本质是生命活动,不能等同视之为冶金学上的“催化剂”;细菌所表现出的浸出机理,是由其内在的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由此而组成的生态关系-细菌学本质所决定的,不论直接间接作用机理,还是初级次级反应机理,在细菌学上都是统一的,根据细菌学原理,分析了细菌育种对象问题和铁矾产生的细菌学意义,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细菌学角度探讨硫化矿物的细菌浸出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张在海 《矿冶工程》2000,20(2):15-18
从细菌学的观点探讨了硫化矿浸出的本质和。本质上来说,浸出了是重合体主动获取能量的方式,不能简单视为一种“催化作用”。从微观上来看,直接或间接浸出归因于微生态中不同细菌的不同特性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初级和次级反应浸出则是生命进化的表现,根据从这归纳的浸出机理,作提出浸出各种不同种类的硫化矿应选择不同种类的细菌,而育种时重点放在提高还原硫化酶的活性上。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用中等高温和高温组合菌种完成了浸出含硫化物的铜镍废泥的商业应用;2010年,用超高温(含高温)嗜酸古细菌完成了浸出高硫砷含铼铜烟灰的商业应用;2011年,完成了浸出铜钴铁合金的商业应用;2012年,完成了浸出低品位难浸赤铜矿的商业应用以及东川低品位纯黄铜矿精矿的工业浸出试验。商业应用结果表明,用超高温(含高温)古细菌组合浸出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浸出速度快,一般4~24 h;浸出率高,一般可达92%~99%;自动保持较高浸出温度,一般55~89℃,最高生产记录96℃;动力消耗/产值比较低,一般为0.1%~5%;几乎不受高固液质量体积比、强酸、地域或气候(季节)、有毒离子或高盐度影响;没有中间产物,其浸出机制可能是以生物电化学方式进行的直接浸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