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环光束在CS2中传输时,当入射光功率密度超过140 kW/cm2时,光束产生丝状自聚焦现象,传输过程中光斑出现分裂现象;建立双环光束模型,通过数值求解非线性Schr dinger方程,得出光束在一定功率之上会产生丝状自聚焦和光斑分裂现象,并详细讨论了环形斑激光束在非线性克尔介质中的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Visual Basic,介绍一种新型教师信息电脑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方法,充分体现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的有机融合,给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开发方法及具体实现过程,并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耦合模理论,利用传输矩阵法,系统地分析了多相移和级联相移光纤光栅的透射谱特点.结果表明,相移光纤光栅可在透射谱阻带中打开一个或多个透射窗口,多个相移时,透射窗口数等于相移的个数.改变相移量的大小可以改变输出光波长,而且随着相移量的增加,多相移和级联情况下,透射窗口向长波方向移动.光栅的级联使得其在布喇格衍射波长处,打开一个极窄的透射窗口,透射率与级联个数有关,当级联数为4时,透射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结合大学生专利教育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以学校宣传教育引导、以组织对象分类教育指导和基于学生个人分层指导的专利教育指导方法,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耦合理论,利用传输矩阵法系统地分析了相移光纤光栅的透射谱特点.结果表明,相移光栅可在透射谱阻带中打开线宽极窄的一个或多个透射窗口,通过对相移光栅在不同相移量、不同位置、不同相移个数、不同kL值时的传输光谱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影响其透射率以及其线宽和位置的主要因素.这些结果将对相移光纤光栅在滤波、波分复用、光纤激光器和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实际制作及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声达时间差(TDOA)的声源定位技术,给出了一种基于坐标系变换的三维声源定位算法,该算法弥补了以往算法繁琐、计算量大、定位不准确的缺点.将一个人为设定的坐标系转化为特定的坐标系,使得在原坐标系下处于任意位置的4个麦克风的坐标转化在新坐标系下具有一定自由度的特定3点的坐标和另一任意点的坐标,并在此新坐标系下快速计算出目标声源的坐标,从而确定声源的实际位置.将实际测量的声源位置与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小区域高精度实时三维声源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个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适用于低频(20Hz~2000Hz)、小区域的高精度实时三维声源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三个模块:声源采集和模数转换模块;时间延迟采集模块;串口通信和定位算法模块。在1000m3范围内,根据该系统可以实时快速地定位出三维空间声源的位置,且定位最大水平偏向角误差为±0.3°,最大俯仰角误差为±0.5°。  相似文献   
8.
沈常宇  许潘园 《光电工程》2007,34(9):103-107
为了实现彩色图像中人脸的精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模型、肤色分割处理的人脸定位算法.通过建立肤色模型计算得到图像的相似度分布图,经自适应阈值的二值化处理后,再进行肤色分割,将非人脸区域去除:最终利用眼睛与嘴巴构成三角形特征结合人脸椭圆模板匹配定位人脸.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复杂背景下的彩色图像中的人脸正面定位和人脸转动一定角度后定位都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类双环状结构调制激光束在克尔介质中的自聚焦现象,并在理论上,通过建立一个调制光束模型,运用数值求解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详细描述和解释了这种调制光束自聚焦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最后还对双环间的耦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耦合效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困难的问题,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专业核心课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两个方面,分别从整体和局部进行了复杂工程问题体系的构建和具体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如何开展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问题,为专业认证和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