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轻工业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明清易代之政治性原因等,传世至今的明代服装数量非常有限,幸运的是在山东存有一批孔府旧藏传世服饰实物。本文以这些传世服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收藏现状、文物信息、传承历史等内容进行综述,并探讨了这些服装所体现的"形"与"制"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3.
苗族人没有文字,依靠图腾和织绣来记录传承本族的历史,他们带着敬畏与感恩之心从大自然中取材进行织绣和染色,苗族母亲一针一线、锲而不舍地为子女和家人缝制服饰,精关的刺绣寄寓着浓浓的爱与祈盼。来自日本的独立学者鸟丸知子(TomokoTorimaru)①,被苗族人民的创造精神所触动,受母亲鸟丸贞惠(SadaeTorimaru)。的精诚感染,二人翻山越岭、遍访贵例大小苗寨,持续记录苗族织绣染技艺30年②。2011年底,记录有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贵州苗族刺绣、拼布、染色等技艺的《一针一线》中文版在中国出版,藉此,从技术记录的角度再现了出神入化的苗族传统服饰手工艺..本文是笔者与鸟丸知子女士相识三年以来,对其在中国进行多次演讲及访谈的记录整理。,以下访谈“J”代表笔者,“T”代表鸟丸知子女士。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渐次成于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1世纪)至东周春秋的中叶(约公元前6世纪),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女权逐渐失落、男权逐步确立的时代,在《诗》中,我们藉以通过此时女子服饰风尚的描写感受到此时女性审美微妙的转折变化。  相似文献   
5.
尺寸:60cm×120cm作品运用酣畅的笔法表现汉文化正气凛然、博大精深的气度。通过对色彩处理的沉静、内敛传达楚文化古朴深邃、源远流长的历史呈现。尺寸:衣长66cm通袖长266cm裙长117cm腰围74cm作品根据出土的战国楚地木俑进行形象复原,再现“翠眉含愁,长袖善舞”的楚国女子灵动样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日本妙法院所藏丰臣秀吉明制服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丰公遗宝图略》《万历敕谕》等文献和图像的分析,以及22件服装实物的研究,厘清了这批服装的流传历史。并通过对中、日、韩三国文献的比对,得出妙法院所藏服装实物,无论其直接来自明朝,还是取道朝鲜到达日本,均为明代服装形制无疑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蒋玉秋 《丝绸》2016,(2):43-50
以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的一件明代胸背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角度对胸背中的神兽形象进行考证,通过比对明代文献、图像及实物中的"麒麟"与"獬豸"的异同,建议将原考古报告中补服称谓的"麒麟"更名为"獬豸"。其次,从技术角度对胸背的主体环编工艺进行分析与复原实践,通过实地考察文物、比对同期实物等方法,对复原胸背的配色进行了推断,选定了能形成原物外观的材料,将胸背不同部位的工艺技法分项处理,最终按等比例、同工艺完成该獬豸胸背的技术复原。  相似文献   
8.
9.
蒋玉秋 《饰》2013,(2):45-47
苗族人没有文字,依靠图腾和织绣来记录传承本族的历史,他们带着敬畏与感恩之心从大自然中取材进行织绣和染色,苗族母亲一针一线、锲而不舍地为子女和家人缝制服饰,精美的刺绣寄寓着浓浓的爱与祈盼。来自日本的独立学者鸟丸知子(Tomoko Torimaru)①,被苗族人民的创造精神所触动,受母亲鸟丸贞惠(Sadae Torimaru)②的精诚感染,二人翻山越岭、遍访贵州大小苗寨,持续记录苗族织绣染技艺30年③。2011年底,记录有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贵州苗族刺绣、拼布、染色等技艺的《一针一线》中文版在中国出版,藉此,从技术记录的角度再现了出神入化的苗族传统服饰手工艺。本文是笔者与鸟丸知子女士相识三年以来,对其在中国进行多次演讲及访谈的记录整理。以下访谈"J"代表笔者,"T"代表鸟丸知子女士。  相似文献   
10.
卡片编织是利用卡片的前后旋转来控制经线的沉浮,从而进行编织的一种方法。在编织的过程中,卡片相当于织机中的综版,起到牵引经线的作用,通过增加卡片的数量即可增加织带的宽度。新疆土尔扈特与和硕特的蒙古族人民,将用卡片编织出的织带装饰于传统蒙古女性袍服上。文章以新疆土尔扈特及和硕特蒙古族卡片编织技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这两个地区的相关乡镇进行实地考察,获得关于卡片编织的第一手文图资料,并与当地蒙古族卡片编织技艺传承人的交流学习,将编织技艺由口传心授的方式转化为文字形式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