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代设计语境下中国传统图案的设计价值再现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褚海峰 《包装工程》2011,32(14):5-7,11
分析了中国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形态结构,以及寓意性和情感性,并结合现代艺术设计实例,论述了传统图案与现代艺术设计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述了传统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价值体现。提出了图案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图示化语言符号,以及运用传统图案独特的形态结构、寓意性和情感性的特征对于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和创意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图片的信息蕴含量得到了充分的扩展,传统媒体报纸也在这种潮流中生发出了新的活力。本文由报纸图片的来源出发,从业界硬件、软件等多方面对于如何提高报纸图片印刷质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斜巷运输自动安全门是我矿在斜巷挡车安全门改造中做出的大胆尝试,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特点。为了提高斜巷提升的安全性、可靠性,结合我矿井下现场实际情况,我们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安全门进行了技术改造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安全门的安全性能,使其操作安全性更高、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4.
褚海峰 《模具工业》1999,(12):13-16
介绍了制锁行业中铜铁挂锁圆堵头落料模的结构设计,着重解决了自动横纵向送料及多腔落料等技术问题,实际的生产调试证实了该结构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以民族文化意识培养为导向,探讨西部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法。通过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民族文化与教学内容融合挖掘、引入产教融合、强调科教协同、构建特色教学评价与质量保障机制等几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方法,达到西部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同时打造自身学科专业特点,促进传统环境设计专业发展与升级的教学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化发展迅速,但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其历史与文化和谐发展的需求。街区中的人文环境与集体记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与破坏,原本丰富多样的文化与生活元素面临消逝的困境。文章以北海老街为例,将集体记忆作为切入点,分别从文化记忆、空间记忆以及生活记忆3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在地文化与地理特征的有效结合以及“市井生活”的场景再现等设计策略,以此促进老街街巷空间的景观特色发展,并实现历史文化街区集体记忆的有效延续。  相似文献   
7.
随着文化自信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地方传统艺术文化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艺术特色传承需求。文章基于柯林斯互动理论,分析川剧艺术中的文化要素,探讨公共空间中地方艺术的应用原则,并以成都市人民公园作为实践案例,提出景观场所构建、虚实意象塑造、符号焦点凝练三个艺术性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以此提升公共空间的体验性与景观特色,进而促进地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延续。  相似文献   
8.
褚海峰  房殿奇 《包装工程》2023,44(22):439-447
目的 为系统分析历史街区街道家具的现状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街道家具优化设计方法,帮助提升历史街区街道家具的品质,彰显城市地域特色。方法 从感知体验视角出发,运用使用后评价(POE)建立历史街区街道家具的感知评价体系,概括街道家具用户感知的重要影响指标。通过语义分析法(SD)的定量研究,对桂林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各类街道家具进行用户感知评价,得到客观的评价结果,为后续街道家具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结论 从历史感知、文化感知、形式感知、功能感知和精神感知五方面探讨历史街区街道家具设计的不足之处。通过评价数据,总结出东西巷历史街区街道家具存在历史感知与文化感知不足、功能感知欠缺和精神感知薄弱等问题,进而对街道家具中文化感知的激活、功能感知的提高,以及精神感知的提升提出具体的优化设计方法与策略。同时,为我国历史街区街道家具的优化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