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带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高速网络环境下对入侵检测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包捕获能力成为其发展的瓶颈。目前大多数系统使用传统的Libpcap库来实现数据包捕获功能,文章对一个基于Snort入侵检测系统中数据包捕获模块进行了分析设计,给出了设计架构,详细说明了工作流程,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个51LPC系列单片机的级连为LED大屏幕的显示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中通过一个应用例子说明这一方法的软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个主机单个协议流量的自相似性和非宏观上流量的自相似性,分析了端到端(P2P)网络流量的自相似性. 对常见的端到端(P2P)应用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应用层数据存在自相似性,且在时间尺度与行为尺度的比较中,P2P应用层流量在行为尺度上的自相似性表现得更加明显和稳定. 为了将行为尺度上的自相似性应用到业务感知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P2P流量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网络流量不同行为尺度下的容量维,再辅以主动系数来识别P2P流量. 实验结果证明,新算法在P2P流量识别方面的准确率高于同类算法,在加密流量的识别上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车用交流发电机变速噪声测试尚无统一标准,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对测试过程的方案设计和关键参数的选取进行了研究。所得结论可对车用交流发电机变速过程噪声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论通信模型下,基于秘密分享模式和将集合的元素转化为多项式形式的技术,提出了隐私保护的集合模式匹配的协议。假设参与方都是半诚实的,且合谋的参与方人数少于1/2,那么所提的协议能够安全高效的计算集合模式匹配的问题。由于此协议是在信息论模型下所提出的集合模式匹配协议,所以此协议是无条件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个51LPC系列单片机的级连为LED大屏幕的显示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法.文中通过一个应用例子说明这一方法的软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效的基于身份的(受限)部分盲签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部分盲签名方案,其安全性基于q-强Diffie-Hellman困难问题,证明了该方案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能防止伪造攻击。该方案不需要低效的MapToPoint哈希函数,仅使用了1个配对运算,效率高于其他基于身份的部分盲签名方案。在此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效的基于身份的受限部分盲签名体制,证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不可伪造性、限制性和部分盲性。  相似文献   
8.
连日来,液化气价格飞涨,连创新高。液化气涨势如虹,公众忧心忡忡,最早站出来PK的各地物价部门和随后登台PK的老百姓都纷纷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页防篡改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目前针对防篡改系统的性能评估尤其是在移动网络环境下的性能评估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评估模型,不能科学地对测试数据进行量化评估。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分析防篡改系统的性能要求、移动网络流量的组成与特点以及性能测试工具的选择和配置等,设计出一套对网页防篡改系统进行性能评估的模型。模型主要以业务响应时间、最大并发连接数和系统资源占用三个关键点为标准,对各项分配权值,以此对测试数据进行量化评分。并利用模型对现有防篡改系统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
高程  刘亚  辛阳  杨义先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11):3445-3448
对主流安全协议在多方通信环境下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其各自优缺点。在综合各个协议优点的基础上,提出并介绍了一个用于多方通信环境下的SMC(securing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s)协议,该协议工作在传输层之上,具有更强的可部署性。SMC协议被设计用来取代当前用于多方通信环境的MSEC协议族。通过将SMC协议与MSEC协议族进行比较,证明SMC协议具有与MSEC协议族一致的安全性,并且具有更强的可部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