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川西坳陷中段彭州气田的发现实现了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的重大突破。在沉积相标志识别的基础上,结合上扬子中三叠世的构造与沉积背景,分析了川西坳陷雷四段的沉积微相分布及白云岩台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陈安清 《山西建筑》2009,35(7):151-152
根据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观察和实践,讲述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部位及特征,从设计、材料、施工三方面分析了裂缝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裂缝防治措施和修补方法,以使混凝土现浇楼板的裂缝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川东南地区,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通过综合分析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等资料,分析了飞仙关组和鲕滩的发育特征。飞仙关组发育完整,可以识别出两个三级层序底界面,均为Ⅱ型层序的岩性、岩相转换面。第1层序海侵期主要发育混积陆棚环境,从第1层序高位期开始研究区进入碳酸盐岩台地演化阶段,鲕粒滩开始发育。第1层序高位期至第2层序高位早期,主要为开阔台地沉积环境,灰岩和鲕粒灰岩为主要岩石类型;第2层序高位晚期,沉积局限台地环境的紫红色泥页岩、白云岩夹石膏层。鲕粒滩主要发育于第1层序高位期和第2层序高位早期。第1层序高位期鲕滩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第2层序高位早期鲕滩则为北东—南西向展布。鲕粒滩分布以第2层序高位早期较佳,为潜在的最有利勘探层位。  相似文献   
4.
对野外露头、岩心、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经历了2次海进—海退旋回,依据界面特征可划分出2个超层序和4个体系域,在此基础上以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了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显示:SS1超层序海侵体系域早期发育滨岸相碎屑岩沉积,海侵体系域中晚期和高位体系域以混积潮坪、混积台地相为特征,发育含泥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砂质灰岩、泥岩及页岩沉积;SS2超层序海侵体系域形成高能浅滩,发育鲕粒碳酸盐岩和碎屑碳酸盐岩,高位体系域台地相白云岩发育。SS1—SS2超层序形成过程正好构成一个完整的碎屑岩沉积—混合沉积—碳酸盐岩沉积演化序列。SS2超层序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浅滩和白云岩均为形成油气储层的有利地质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姬塬油田西北部长91储集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及镜下薄片观察,测井资料分析等手段,通过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物性特征等方面对储层进行研究,分析其储集特征、主控因素并对其评价。结果表明:姬塬西北部长91储集岩主要孔隙类型为剩余原生粒间孔、粒间及粒内溶孔和黏土矿物微孔;其平均孔隙度为9.95%,平均渗透率为1.05mD,属低孔、低-特低渗储层。储层展布及物性主要受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的影响,分流河道是储层发育最有利相带;压实和胶结作用降低了储层物性,但绿泥石环边胶结对原生粒间孔隙起到保护作用,而长石和浊沸石的溶蚀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根据沉积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等要素划分出五类储层,沿分流河道中心分布的I类和Ⅱ类储层为有利区,分布于分流河道边部的Ⅲ、Ⅳ类储层为较有利区。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顶部非岩溶储层的勘探潜力是现阶段探究的热点。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等研究表明,苏217井区奥陶系中组合白云岩的储集岩类型主要有晶粒白云岩和残余砂砾屑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孔、剩余粒间孔、溶孔和溶缝为主,属低孔低渗储层;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充填作用和重结晶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控因素;潮缘滩微相的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及选择性白云岩化作用是相对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二叠系山西组二段35块泥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样品的∑REE较高,LREE/HREE及LaN/YbN等特征比值表明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EE配分模式为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轻稀土段呈明显的“右倾”,重稀土段则为“平坦状”,Eu负异常明显,大部分Ce显示正常,少量正异常.Ceano...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9砂组地震沉积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相位转换及地层切片技术是地震沉积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但实际研究中,小级别地震等时界面难以对比,简单地进行90°相位转换,不能正确反映岩性和地震反射的关系。文中通过分频解释技术对比追踪小级别地震等时界面,在保证合理信噪比的前提下,利用钻井控制的混合相位子波反褶积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同时使地震剖面零相位化,明确了地震反射的地质信息。依据该方法对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9砂组(T3x4(9))展开地震沉积学研究,认为T3x4(9)砂组内砂体普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不断地迁移改道,致使砂体互相叠置;根据砂体的延展方向,判断物源主要为北部龙门山岛链,其中由于多期水下分流河道叠置,新场地区中部砂体厚度最大。由于砾岩抗压实性能够对砂体的孔隙起到保护作用,新场地区中部水下分流河道叠置区的砂体物性较好,为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侧非岩溶白云岩储层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顶部除岩溶碳酸盐岩储层外,非岩溶白云岩储层也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突破。根据岩心观察、显微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测井录井等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马五6亚段的沉积微相,分析了非岩溶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储集岩类型以砂砾屑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晶间孔和溶蚀孔,属非均质性较强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沉积环境为局限台地,包括潮缘滩、云坪、灰云质潟湖、灰质潟湖和膏质潟湖微相;储层分布明显受古隆起附近潮缘滩微相和选择性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控制;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和充填作用等多种破坏性成岩作用导致了储层致密化;裂缝的存在改善了致密白云岩储层的物性,并且沟通了保存下来的孤立残余粒间孔和岩溶溶蚀孔。总之,潮缘滩微相中的埋藏白云石化、顺层岩溶作用和裂缝改造作用是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有利于相对优质白云岩储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元坝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属于扇三角洲沉积,其中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控制着砂体的发育,裂缝能改善储层的物性,两者共同控制着储层的分布和发育.研究区构造复杂,且扇三角洲沉积通常由于河道摆动迁移导致地震层位对比难度很大.基于此,研究应用了基于地震分频技术的地震层位对比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震相分析及地震属性切片分析,并确定了水下分流河道的分布,子波重构后的地震数据能够清晰地刻画小断裂的发育.最终确定水下分流河道与断裂发育带的叠合区域为储层有利发育区,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