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表面具有聚乙二醇(PEG)支链的聚苯乙烯微球,将所得微球悬浮液与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共混,采用涂覆的方式制备仿生减阻涂层。考察微球的组成及其粒度、不同微球含量对涂层表面形貌及润湿性的影响,研究交联对涂层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蛋白(BSA-FITC)考察不同微球含量对涂层抗蛋白吸附性的影响,运用扭矩测定法考察了涂层的减阻性能。结果表明:具有PEG支链的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具有单分散性,所得仿生涂层表面分布着大量的聚合物微球,且随着微球质量分数增大,涂层水接触角减小、亲水性增强;交联反应显著改善涂层的耐水稳定性;与未添加微球的涂层相比,当微球质量分数为15%时,涂层的抗蛋白吸附效率最大可达到97%,当微球质量分数为6%时,涂层的减阻率最大可达到21%。  相似文献   
2.
双环戊二烯二甲酸双缩水甘油酯(DGDCA)是一种新型双环氧化合物,用作交联剂或共聚单体可形成热可逆的共价交联结构,从而得到热可逆共价交联型热塑性弹性体。探讨了DGDCA的合成方法和优化的制备条件,考察了DGDCA的物性,并通过1H-NMR,IR,MS等方法对所得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端羟基聚乳酸微球的制备与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4-丁二醇和D,L-乳酸为原料,经缩合聚合法制备了端羟基聚乳酸,并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端羟基聚乳酸微球.考察了乳化剂浓度、油水相比例及聚乳酸浓度对微球平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并在pH=7.4缓冲溶液中进行了微球的降解.结果表明以二氯甲烷为溶剂,PVA作为乳化剂,室温和600r/min搅拌速度下可制得平均粒径0.5-1.0m的较均匀的、表面平滑的端羟基聚乳酸微球.随着在pH=7.4下降解时间增加,微球表面变得粗糙.  相似文献   
4.
以自制的磺酸型聚酯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经丙酮法制得了稳定的磺酸型聚氨酯分散体。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仪、透射电镜及粒径分析仪等研究了磺酸型聚酯二元醇相对分子质量对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粒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磺酸型聚酯二元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所得聚氨酯分散体的粒径和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减小,分子链的结晶性能增加,但成膜性降低。对亲水性较强的丙烯酸酯单体,粒径较大的磺酸型聚氨酯分散体增容丙烯酸酯的能力越强,越容易生成以聚氨酯为壳、聚丙烯酸酯为核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  相似文献   
5.
利用季铵化反应的热可逆特性,采用含有叔胺官能团的聚合物替代传统交联剂,研究了溴化丁基橡胶(BIIR)的交联反应活性及交联的热可逆性.结果表明,硫化温度和硫化时间对交联BIIR的凝胶含量有显著影响,在160 ℃×30 min的硫化条件下,交联剂呈现出较高的交联活性;不同温度下的转矩测定和190 ℃二次热压的塑性流动证实交联BIIR具备热塑加工性.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粒径100 nm左右的均相交联共聚乳液(AC),并将其作为氯乙烯悬浮聚合用接枝改性剂,原位接枝共聚和原位共混进行增韧改性,以制备高抗冲复合聚氯乙烯树脂(AC-PVC)。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和EA用量对AC乳液稳定性及乳胶粒粒径的影响,模拟了AC乳液在三氯乙烯悬浮聚合体系中的稳定性,并在20 L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了氯乙烯悬浮聚合试验,对不同分散剂用量下所得AC-PVC颗粒形态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釜粘釜现象明显改善,粗粒径的AC-PVC比例降低,且AC-PVC的抗冲性能显著提高,最高缺口冲击强度可达普通SG-5型PVC树脂的27倍。  相似文献   
7.
双环戊二烯衍生物的解二聚温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热分析法测定了双环戊二烯烯基乙醇双1-螺环「2,4」,4,6-庚二烯基甲醇,双环戊二烯二甲酸及其钾盐二聚体的解二聚温度。实验结果表明,环戊二烯衍生物二聚体的争二聚温度依上顺序分别为165.0,170.0,196.0。175.0℃,即取代基电负性越高,二聚体的解二聚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8.
在缺乏苯乙烯单元对主链烯碳化学位移影响的经验参数时,借助乙烯基的参数预测SBR主链烯碳的峰位,对6种乳聚SBR和1种溶聚SBR样品主链烯碳的13组~(13)C-NMR谱带(Ⅱ_3至Ⅱ_(15))进行了归属。在本实验条件下,观察到17组不饱和碳区吸收峰。基于对谱峰的归属,用概率统计法计算了有代表性的3种胶样的主链烯碳谱峰的相对强度,其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当吻合,说明运用经验参数估算法,对谱峰进行的归属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的双端羟基聚乳酸与α-溴代丙酰溴反应而制得的含溴端基的聚乳酸为大分子引发剂,溴化亚铜/2,2′-联吡啶为催化体系,研究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行为,制得了具有两亲性聚乳酸嵌段共聚物。随单体/引发剂摩尔比的增大、聚合温度的升高,共聚物溶液的特性黏度增大,共聚物薄膜的吸水率增加;共聚物在不同降解介质中的降解规律相似,均随降解时间的延长,共聚物薄膜的失重增加,且在不同介质中呈现的降解速率表现为碱液>酸液>水>缓冲液。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在含烯丙基的特种醇醚硫酸盐和丙烯基乙醚磺酸钠盐反应型乳化剂存在下,将硅酸四乙酯与丙烯酸酯及偶联剂-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无皂乳液聚合,有效地防止了原位生成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团聚,同时将其引入丙烯酸酯聚合物侧链形成潜在交联点,协同提高丙烯酸酯共聚物的耐水性和硬度。考察了硅酸四乙酯和硅烷偶联剂用量对无皂乳液聚合行为及乳液性能的影响规律。用该法制得的乳液比起常规方法,具有粒径小、均一度高、无小分子乳化剂杂质,且涂膜硬度高、膜透明度好、耐水性大幅度提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