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锦纶化学镀银前处理的最优工艺条件,文章采用钯催化化学镀银的方法,按除油、粗化、敏化、活化顺序逐步处理锦纶纤维,着重探讨锦纶化学镀银前处理工艺中每一步的最佳温度、质量分数和时间,最后对前处理纤维和镀银纤维进行测试和表征。研究表明,最佳前处理工艺条件为除油:温度40℃、质量分数60%的乙醇溶液和时间90 min;粗化:温度40℃、质量分数15%的盐酸溶液和时间90 min;敏化:温度40℃、质量分数2%的盐酸及0.6%的氯化亚锡和时间50 min;活化:温度40℃、质量分数0.05%的氯化钯和时间50 min。采用此工艺的镀银纤维清洗失银率、电阻、强力损失率和镀银率分别为2.5%、0.4Ω、17.5%和28.48%。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化学滴定沉淀的方法对尼龙基镀银纤维中的银含量进行分析测定,采用磺酸化法对样品进行溶解,加盐酸生成沉淀,用离心后烘干的方法提取出沉淀,初步探讨滴定沉淀法测定尼龙镀银纤维银含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聚四氟乙烯膜的表面亲水性,基于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形成聚多巴胺的特点,来改性聚四氟乙烯膜,同时研究改性效果对改性时间的依赖性。选取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接触角测定手段表征改性后聚四氟乙烯膜的各项性能。研究发现,随着改性时间的延长,聚多巴胺逐渐沉积在聚四氟乙烯表面,膜表面引入-NH_2亲水基团,静态水接触角逐渐减小。当改性时间到24 h时,接触角为68°且不再随时间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纳米材料对锦纶染色性能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用尼龙费林上染纳米抗菌锦纶和普通锦纶,测试了二者的上染百分率,并对染色前后纳米抗菌锦纶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抗菌锦纶的上染百分率小于普通锦纶,但是二者的显色情况相近;染色后,纳米抗菌锦纶表面的纳米颗粒明显减少,说明染色时有纳米颗粒从锦纶表面脱落。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聚四氟乙烯纤维的表面性能,赋予其亲水性,利用多巴胺氧化自聚合的特性,采用多巴胺浸渍改性处理聚四氟乙烯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静态水接触角测量仪测试改性后纤维的表面特性及化学组成,研究改性后纤维在不同溶液中的洗脱吸光度,分析纤维与多巴胺的结合牢度。结果表明: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聚四氟乙烯纤维表面的聚多巴胺层愈加致密;当处理时间达24 h时,纤维的静态水接触角由120 °减小到69°;继续延长处理时间,接触角无明显变化;改性后的聚四氟乙烯纤维表面引入—COOH、—NH2等亲水基团,纤维亲水性明显提高;纤维与聚多巴胺结合稳定,牢度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地选择服装和箱包用衬布及复合材料用基布,在综述国内外织物成型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全新的织物成型性顶球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可根据试样贴服球体表面的状态和起皱程度评价织物的成型性。研究结果表明,顶球法记录的作用力-位移曲线与织物的力学性能及成型性有密切的关系,可用于表征织物的成型性。大量测试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区分度。同时还阐述了织物成型性的表征方法,并分析影响织物成型性的因素。为有效预测织物的成型性,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顶球法进行了模拟,得到的作用力与位移曲线和实测结果基本一致,为基布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定岛型海岛纤维是一种由分散相聚合物(岛组分)均匀嵌在连续相聚合物(海组分)中形成的复合纤维,且岛组分数量固定,具有优异的服用性能。本文介绍了定岛型海岛纤维的发展现状、生产工艺以及超纤革的生产及应用,并提出了定岛型海岛纤维和超纤革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9.
为能够快速、简便、准确测定和评价织物的成型能力,综述织物成型性测试的背景和研究现状,介绍了结构光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测量仪的测试原理并以三维扫描技术为基础,提出一种直观且方便的织物成型评价方法。首先使织物试样在顶球的作用下起皱,借助三维扫描获取数字模型,并利用三维处理软件对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相关指标。对10块试样测试分析发现,织物下的体积空隙率可较好地表征织物成型性,为表征和评价织物的成型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用于纺织肌腱补片的纯微米纱线结构生物活性低、免疫原性强和不可降解的缺陷,从补片材质和结构优化角度出发,构建了几种可生物吸收的纳米结构肌腱补片,以自制的丝素蛋白(SF)/聚左旋乳酸(PLLA)纳米纤维纱线为纬纱,以传统PLLA微米纤维纱线为经纱,经机织工艺加工成形。系统研究了SF和PLLA组分配比对补片形态结构、理化性能以及生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片均在约16.4°出现了结晶衍射峰,且随着SF占比的增加,补片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均逐渐降低,但其断裂载荷均在100 N以上,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且补片的细胞黏附和增殖能力均随SF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