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3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385篇
电工技术   547篇
综合类   491篇
化学工业   831篇
金属工艺   334篇
机械仪表   406篇
建筑科学   648篇
矿业工程   453篇
能源动力   199篇
轻工业   667篇
水利工程   382篇
石油天然气   314篇
武器工业   43篇
无线电   7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3篇
冶金工业   344篇
原子能技术   158篇
自动化技术   1131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338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9篇
  1966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研究循环冲击状态下砂岩力学及损伤特性,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试验装置对红砂岩进行不同入射幅值的循环冲击试验,通过Weibull分布统计损伤模型分析了红砂岩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以90 MPa入射应力进行循环冲击试验时,随着循环冲击次数的增加,动态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应变以及平均应变率则正好相反,第一次冲击有助于提高红砂岩的抗压强度;随着入射幅值的增大,当以100 MPa、110 MPa、120 MPa入射应力冲击时,动态强度、变形模量和循环次数逐渐减小,最大应变和平均应变率逐渐增大,基于Weibull分布的损伤模型可以反映此材料的损伤演化特性,累积损伤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累积单位体积吸收能与累积损伤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岩样出现失稳破坏为大块时的累积损伤均在0.8左右,没有明显的变化。研究结果为矿山岩体安全防护及正确评价岩石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6~2018年在崇左市龙州县开展12个甘蔗品系1年新植2年宿根的广西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崇左区试点所有的12个参试品系的产量和产糖量均比对照增产。桂糖08-1589表现植株高度中等,分蘖力强,中茎,有效茎多,易脱叶,宿根性好,抗病性好,抗倒伏,年平均蔗茎产量和产糖量分别为79978.52和12421.55 kg/hm2,平均蔗糖分为15.45%,比对照高了1.07个百分点,为早熟高产高糖品种,是本轮区试工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系,推荐在本区域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铁矿全尾砂的回填利用率,实现全尾砂胶结充填在矿山的有效应用,选择冀东地区全尾砂为试验材料,在分析物化性质的基础上,设计了灰砂比为1∶6、1∶12、1∶20和质量浓度为65%、70%、75% 的强度试验,结合XRD能谱和SEM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尾砂粒度对充填体早期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对水化产物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尾砂粒径对早期强度影响显著,当尾砂颗粒达到一定细度时,与水泥水 化胶结的契合度能够有效提高,随着粒径的降低,充填体的早期强度越大,并且对灰砂比和料浆浓度的变化越敏感,基于尾砂的特征指标,建立了关于尾砂粒度、灰砂比和料浆浓度的早期强度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 0.95,误差<2%,相关性好,预测结果可靠, 确定冀东地区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的灰砂比在1∶6~1∶8范围内,质量浓度根据充填系统工况取值越高越好。在配比相同的条件下,尾砂粒度减少,充填体养护早期水化 生成的C—S—H凝胶增加,以及充填体内孔隙尺寸和数量减少,宏观表现为强度增强。在冀东地区某矿山进行了强度试验,进一步验证强度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平均误差为3.49%,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充填 体早期强度,为矿山充填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密度聚乙烯/有机改性蒙脱石(PE?HD/OMMT)复合材料中改性剂及PE?HD对蒙脱石(MMT)插层和剥离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OMMT中不同负载量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OTAC+)在MMT中的排列方式以及对MMT插层的影响。此外,搭建了PE?HD/OMMT复合材料模型,编写MS Perl脚本提取了OTAC+与MMT和PE?HD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来研究双螺杆挤出机机筒温度在463 K下对MMT剥离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OTAC+负载量的提高,其在MMT片层中依次呈现为单层分布、双层分布和假三层分布;同时,OTAC+负载量的增加致使MMT的层间距有所增加,但MMT并未发生剥离;模拟时间在90~95 ps内时,PE?HD/OMMT复合材料模型中顶层和底层MMT间的相互作用能由-24.53 kcal/mol转变为3.54 kcal/mol,说明MMT发生了剥离,此时MMT的层间距为91 ?。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大,地质与工程条件日趋复杂, 施工风险日益加大, 井壁失稳、垮塌等问题制约钻完井工程效益及安全,随钻超声井眼成像技术可以在随钻工况下实时测量高精度的井径大小与井壁特征,获取高质量的井眼图像,为钻进过程中井眼工程状况和质量的监测提供了解决方案。为研发随钻超声井眼成像工具并对图像进行准确解释,进行了随钻超声井眼成像可行性实验研究。 设计搭建了实验装置与实验平台,制定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测量距离、不同待测物、不同传输介质对超声波传输时间与回波幅值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超声波传输时间与测量距离呈线性正相关,可以用于井径的测量及井眼形状的识别;超声波回波幅值对井壁特征敏感,可以用于井壁缝隙、孔隙等特征的识别与成像;随钻超声井眼成像方法可以适用于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中。  相似文献   
6.
民用建筑设计中通常存在空间净高不足的问题。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建筑空间,基于BIM参数化技术建立空间净高优化方法。首先进行Revit三维建模,应用Navisworks平台对建筑空间管线进行碰撞检测,结合管线排布原则进行初步优化;继而结合Dynamo可视化编程开发参数化插件,以自动检测空间净高,对管线排布进行二次优化,直至达到目标净高。以某高铁客运站工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原有楼层高度的基础上,可通过对管线的合理布置与优化,便捷高效地充分利用建筑室内空间而增加净高。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模块化机器人重构后误差的快速补偿问题,对模块化机器人几何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模块参数误差和模块间装配参数误差。基于指数积公式和齐次变换对关节模块、连杆模块及模块间装配位姿进行数学描述,建立关节-连杆子装配体的实际运动学模型。给出一种基于精密球和外部测量的模块参数及模块间装配参数辨识方法,完成子装配体运动学参数的辨识。针对两种典型构型的关节-连杆子装配体进行参数辨识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误差补偿后子装配体的平均定位误差约为补偿前误差的1/30。  相似文献   
8.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施工中,针对场地条件复杂,水平运输条件有限,施工组织难度大等施工难点,通过设置钢栈桥、运输通道和起重机拆除通道,应用履带式起重机路基箱等方式解决了复杂场地内的水平运输问题,为施工组织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温度下充填料浆水平管流特性,开展了流变实验以获取不同温度下充填料浆流变参数,基于流体力学理论提出了充填料浆管道输送基本假设,利用COMSOL软件建立水平管道模型,分析了温度对料浆流态、流速、管道压力及管输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充填料浆塑性黏度和屈服应力降低; 料浆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壁面附近呈剪切流动,中部区域呈柱塞流动,随着输送距离增加,柱塞流动区范围逐渐减小,剪切流动区范围逐渐增大; 在剪切流动区,温度越高,流速越大,而柱塞流动区,温度越高,流速越小; 管道中压力沿径向存在明显压力梯度,越靠近底部压力越大,且温度越高压力越小; 20~40 ℃范围内,温度对管道输送起促进作用,温度与管输阻力呈线性关系,温度越高管输阻力越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出材质为55CrSi泵下体内部弹簧的断裂原因,利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裂弹簧的裂纹形态及断口表面进行宏微观观察。结果表明:弹簧的断裂失效模式为疲劳断裂;裂纹起源于弹簧丝表面,是由弹簧丝制备及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凹痕及折叠缺陷引起的;另外,弹簧丝表面喷丸质量较差,造成较大的应力集中,弹簧运行过程中,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疲劳裂纹从弹簧丝表面向内扩展,最终导致弹簧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