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7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有限元及边界元方法,以四边简支的某型微车尾门板外板简化模型为研究对象,讨论改变薄板厚度、刚度、在低阶模态"腹点"处增加质量三种方式对于模态辐射效率(20 Hz~100 Hz)的影响规律。通过对该车车内低频声学性能的分析与整改工作,验证应用模态耦合辐射效率指导车内低频声学问题整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某微型车传动系布置情况,设计并试制、安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耐久性强的抗扭振惯量盘。通过安装惯量盘前后整车噪声对比试验,验证其对治理扭振引致车内轰鸣声学的有效性。进而,为优化其结构设计以减轻重量并改善内部应力状态,建立传动系扭振当量仿真模型以获取惯量盘装车状态下的受力情况,旨在为有限元结构分析提供受力边界条件。并通过与相关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确认这一当量模型的适用性。以此为基础,采用实验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方法,找寻到质量更轻、应力更小的惯量盘尺寸设计方案。经仿真验证,其抗扭效果仍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车型悬架减振器异响问题,分别进行整车道路及台架试验,获得两者的一致性规律,即减振器活塞杆加速度信号在特定频段内具有相似性。进而对减振器异响台架试验的辨识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时域峰谷差值法、分段功率谱RMS值法及基于特征能量小波分析法,并分析比较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采用基于权重系数的聚类分析法,将单指标刚性矩形判定区域转化为多指标柔性圆形判定区域,减少评判结果因单指标误判导致最终结果误判的概率,可为大批量、不同型号减振器异响辨识及提高鉴别准确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路面激励下,减振器活塞杆杆端的异常振动激发车体振动,引起结构传递噪声。而区别于无异响减振器,异响减振器的活塞杆杆端振动加速度在285 Hz左右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值。对此,建立减振器的AMESim模型,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来检验模型的可信度。最后通过改变橡胶减振垫的阻尼和刚度来减小活塞杆杆端振动加速度在285 Hz左右的峰值,以达到控制减振器异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动态子结构修改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身结构的低噪声优化设计模型。然后,对某型国产轿车的车身乘坐室进行低噪声优化设计计算,并在计算结果的指导下进行降噪处理,获得了较为明显的车内降噪效果,同时也验证了所建立的优化设计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某型双筒充气式液压减振器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结构特点及产热与传热原理就减振器温度特性仿真的建模方法展开了探究。借助仿真软件AMESim,分别建立了面向减振器机械阻尼特性和传热特性的等效参数化仿真模型。基于功热等效的方法,即以阻尼特性模型仿真出减振器的示功特性,再以此计算出传热模型发热功率的方式对温度特性进行仿真求解。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可知,该模型的计算精度较高,建模方法切实可行,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可用于减振器温度特性的研究与预测。  相似文献   
7.
汽车噪声控制典型技术及其在车型设计中的系统化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汽车噪声控制的典型技术环节进行分析,具体涉及车辆NVH性能的仿真分析、试验、优化设计以及相应的工程数据库系统。进一步,对其在车型设计流程中的系统化应用情况加以论述,旨在为国内汽车工程领域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复杂多相关声场下的汽车车内噪声源进行准确、快速地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偏相干分析的噪声源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连续复小波变换与时频偏相干分析获取声源测点与接收点噪声的时频偏相干函数与瞬时相位关系,并通过模拟信号加以说明;利用该方法对车内异常噪声进行声源识别,并基于分析结果改善车内噪声水平。结果表明:车内异常噪声源于发动机激励前副车架,从而导致副车架与车身连接点的结构振动噪声所致,进而对连接点橡胶衬套进行优化设计;改进后,通过道路试验主观评价并结合声品质分析得知车内噪声水平改善效果明显,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噪声源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李智  丁渭平  丁伟  宋睿  徐小程 《煤矿机械》2012,33(1):191-193
针对某液压挖掘机怠速时驾驶室声振舒适性较差这一问题,分析其发动机至驾驶室振动传递路径,初步判断回转平台是影响其驾驶室舒适性的可能因素。进一步对回转平台进行模态计算,得出固有频率及振型特征。将计算结果与发动机激振频率对比分析,确认回转平台共振是造成驾驶室声振舒适性较差的因素之一。据此对回转平台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回转平台低阶模态频率避开发动机怠速激振频率和常用工作频率,避免共振,改善了驾驶室舒适性,并通过对比测试验证了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全挂车形式叉车悬架弹性结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挂车叉车原始样车的设计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原始设计的主要不足之处,提出一个旨在改善其高速行驶稳定性的悬架弹性结构修改方案。进而,将优化设计原理应用于悬架弹性结构的匹配设计领域。基于车辆系统的动、静力学分析,结合对整车高速行驶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讨论,建立相应的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从而确定出能够满足整车高速行驶稳定性设计要求的悬架弹性元件的最佳刚度特性。最后,对优化设计的有效性加以检验。一方面,建立悬架系统与整车匹配分析的功能虚拟样机,对全挂车叉车在高速拖行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设计的全挂车叉车,其高速行驶稳定性获得了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以优化设计结果为指导,完成了新一轮样车试制,并在实际道路条件下对优化前、后的样车进行高速拖行稳定性对比试验,结果同样表明:针对悬架弹性结构的优化设计,的确可改善整车的高速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